第 502 章 温柔(1/2)
宋昭月一冲出书房门槛,那个她日思夜想、刻骨铭心的身影,正大步而来!
风尘仆仆,带着一路南归的风霜。
那挺拔如青松的身姿,那宽阔坚实的肩膀,那俊美无双的脸,以及眉宇间那挥之不去的英武之气,无一不是她刻入骨髓的熟悉!
裴明绪几乎在她出现的瞬间,便已大步迎了上来!
他的目光,此刻正牢牢地、紧紧地锁住她,彷佛穿越了二十个月的别离,从未离开过她分毫!
“月儿!”
宋昭月的眼眶瞬间红了,泪水不受控制地汹涌而出。她什么也顾不得,喉间哽咽着,朝着他飞奔而去!
裴明绪亦加快了脚步,几乎是几个跨步就到了她面前,猛地伸出长臂!
一把将那朝思暮想的纤细身影,紧紧地、用力地,揉进了自已的怀中!
力道之大,仿佛要将她嵌入自已的骨血之中,再不分离!
熟悉而又略带陌生的气息,混合着凛冽的风沙、淡淡的铁锈以及他独有的冷香,扑面而来,瞬间击溃了她所有的防线,却又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与眷恋。
“月儿,我回来了……”他在她耳边低语,滚烫的呼吸拂过她的鬓发,声音带着一丝征战后奔袭千里后的疲惫,却更多的是无法言说的、深沉的满足与颤抖。
回来了。
他终于回来了。
回到她和珩儿的身边了。
......
望舒舍,正房内室。
春意融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绿云香香气,混合着方才二人久别重逢后尚未散尽的旖旎。
宋昭月慵懒地蜷缩在裴明绪宽阔温热的怀里,脸颊泛着薄红,眸光潋滟,水波流转。
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把玩着他骨节分明、布着薄茧的大手。
这大手,曾握紧缰绳,指挥千军万马;也曾染血挥刀,斩落敌酋首级;此刻,却只属于她一人,任由她揉捏。
裴明绪半靠在松软的锦缎引枕上,脸上挂着餍足后的慵懒,长途跋涉的疲惫都被这温存驱散。
他微微阖着眼,享受着久违宁静与温情。
另一只手,正轻柔地、带着安抚意味地,抚过宋昭月如瀑的青丝,指尖感受着那份顺滑与柔软。
宋昭月微微仰起头,细细端详着身旁的男人。
两年沙场征伐,风霜雨雪,不仅未曾消磨他的俊朗,反而为他增添了更为慑人的气势。
战火的洗礼,让他眉宇间的英武之气沉淀得愈发深邃,宛若出鞘的利刃,却又在她面前收敛了所有锋芒。
他似乎……越发俊朗得让人心颤。
心头一动,她凑上前,轻轻啄吻了一下他轮廓分明的下颌。
裴明绪低笑一声,蓦地睁开眼,深邃的黑眸中盛满了柔情与笑意。
他俯首,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温柔的一吻,唇瓣滚烫。
“又来招惹我?嗯?”他嗓音低沉沙哑,带着一丝喑哑,尾音微微上扬。
“方才不是还喊着累?”
宋昭月脸颊一烫,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儿,瞬间清醒!
她连忙伸出手,按住他不知何时已悄然下滑、开始不规矩的大掌!
“我很累了!”她嗔道,声音却又软又糯,没什么威慑力。
“殿下!我们还是起身吧,毕竟这于礼不合……”
她是怕了,还是早些起身安全。
裴明绪哪里肯依。
分别近两载,相思入骨,好不容易才将她拥入怀中,怎舍得轻易放开。
他长臂一揽,将她更紧地圈在怀里,顺势一带,两人便一同倒在了柔软的锦被间。
他将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蹭了蹭,语气竟带上了几分可怜兮兮的委屈。
“快两年了,月儿……”
“我们今日若不是这样好生一处歇着,那才叫有问题呢。”
他凑近她,鼻尖蹭她的脸颊:“你算算,这两年……你欠了我多少次?”
宋昭月抬眸瞪他,眸中满是震惊!
还能,还能这样算?!
“月儿,你猜猜看,为夫在漠北那冰天雪地里,夜深人静时,是怎么熬过来的?”
不等她回答,他便凑近她泛红的耳廓,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音量,暧昧地低语了几句。
轰的一声!
宋昭月只觉脸颊烧得更厉害了,连耳根都泛起了羞赧的粉色,仿佛要滴出血来。
这人!
她又羞又恼,抬手轻轻捶了他一下,娇嗔着瞪了他一眼。
“殿下!”
裴明绪见她这般娇嗔薄怒、媚眼如丝的模样,心头更是火热,不由得朗声低笑起来,胸膛震动。
他笑够了,却仍是紧紧揽着她不放,下紧紧搂着怀中温香软玉的人儿,在她颈窝里喟叹一声。
“好了好了,不闹你了。”他语气放软,带着浓浓的眷恋。
“就陪我躺一会儿,嗯?”
“奔波了这么久,就想这样抱着你歇歇。”
这般温存的时刻,他实在舍不得放开。
听他语气放软,又带着几分疲惫的恳求,宋昭月心头那点羞恼也散了,只余下满心的柔软与依恋。
她轻轻“嗯”了一声,不再挣扎,放松身体,将脸埋进他坚实的胸膛,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
熟悉的气息包裹着她,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安全感。
岁月静好,莫过如此。
两人静静相拥,享受着这难得的温存时光。
忽然,宋昭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抬起头。
“殿下,我们得早些起身,去学院接珩儿!”
“珩儿,若能早点见到殿下,定会欢喜异常!”
珩儿,这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裴明绪。若是裴明绪能去接他,小家伙定会极高兴。
裴明绪闻言,揽着她的手臂微微一顿,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
他应了一声:“好。”
只是此刻温香软玉在怀,鼻尖萦绕着独属于她的馨香,他忽然发现,自已似乎并没有没有那么迫切地想见儿子了。
小家伙……
似乎,晚一点点再见,亦是可以的。
......
申时将末,燕北学院门外,结束了一日课业的学子们,穿着学院青色襕衫,三三两两地自门内涌出,嬉笑声、道别声,交织成一片喧腾。
然而,今日这片喧腾,却在许多学子踏出大门的那一刻,悄然矮了半截。
不少人的脚步,不约而同地在门前那片空地上缓了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路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