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赵尚志(2/2)
“乖乖,就看这身手,我觉得他真能手撕鬼子。”
王二小啃着面饼,含糊不清地说:
\"你忘了赵军长咋说的?夸他是'抗联赵子龙'。\"
三人望着远处,心中重新燃起希望——那个传说中的少年侠客,或许真能劈开这漫天风雪,为抗联杀出一条血路。
。。。
攀上一座较高的山峰,林远闭目凝神,山风裹着隐隐约约的枪声传入耳中,他睁开双眼,指着一个方向道:
“那边!”
。。。
赵尚志的后背紧紧抵住冰凉的岩壁,子弹擦着耳边飞过,在岩石上迸出火星。他撕下衣襟为伤员包扎,棉絮转眼间被鲜血浸透。
\"军长,东边阵地撑不住了!\"
通讯员的声音带着哭腔,三团的兄弟们弹药差不多要打光了,鬼子们开始漫山遍野地冲锋,刺刀在暮色中泛着寒光。
赵尚志摸了摸腰间的匣子枪,里面只剩下三颗子弹。他望向悬崖下的日军包围圈,数不清的钢盔如蝗虫般蠕动,两门九二式步兵炮正在架设。
\"告诉同志们,咱们抗联没有投降的骨头!\"
他的吼声在山谷回荡,战士们纷纷上刺刀,准备用血肉之躯筑起最后的防线。
就在这时,一声清越的剑鸣刺破硝烟。
林远的凌波微步踏碎积雪,真武剑如游龙出海,以气吞山河的架势杀入敌人丛中。
李婉清的游龙鞭紧随其后,鞭梢缠住日军指挥官的脖颈,将他从岩石后方拽出来摔在地上。
小白的虎啸震落枝头积雪,双爪撕裂空间,三名端着机枪的鬼子瞬间被吸入黑色裂隙,转瞬后便支离破碎地洒落一地。
鬼子瞬间被打懵了,直接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赵尚志眼睛一亮:
\"有援军!冲!\"
赵尚志的匣子枪连响三声,三名鬼子应声倒地。
战士们红着眼睛从掩体中跃出,如洪流般发起反冲锋,与鬼子碰撞在一起,用刺刀、枪托甚至牙齿与敌人厮杀。
林远的真武剑在敌群中划出死亡弧线,每一次挥砍都带起阵阵血雾;李婉清的游龙鞭如灵蛇般穿梭,将鬼子的喉咙一一绞断。小白则在日军中横冲直撞,利爪撕开敌人的胸膛,空间裂隙吞噬着慌乱逃窜的身影。
日军的防线彻底崩溃,没多久便被消灭殆尽,小白跃入丛林追杀那些逃兵,这对它来说是个很好玩的游戏。
而那些鬼子很快便会体会到什么叫做绝望,后悔为什么没死在战斗中。
。。。
(很多读者对赵一曼和杨靖宇比较熟悉,可能赵尚志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事实上赵将军的一生比之杨靖宇不遑多让,作者做一下简单介绍,已经知晓的读者大大可以直接跳过,下一章。
赵尚志,辽宁朝阳人,东北抗联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曾任多个职务,包括抗联第三军军长,与杨靖宇有南杨北赵的美称。
赵将军一生坎坷,先后因叛徒出卖,特务渗透,被敌人抓捕三次,并身陷囹圄三次,刑场陪决一次,后又被内奸攻讦,三次被撤销职务,两次开除党籍。
在遭受无数次背叛,严刑拷打,组织误解时,赵尚志的革命信仰始终坚定不移,不曾透露出革命队伍一个字的信息,也不曾对组织有过一句怨言,始终战斗在抗战第一线。
直到四二年被叛徒偷袭,重伤被捕,并于8小时后不治身亡。
据说敌人砍下赵将军头颅后,他依然如怒目金刚般直视前方。。。
孤胆英雄杨靖宇,忠魂永燃赵尚志。
两位将军短暂而悲壮的一生,将抗联精神完美具象化。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