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赵大强(2/2)
大婶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憨厚淳朴且不善言辞的庄稼汉。他每日在田间辛勤劳作,顶着烈日,挥洒着汗水,一心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里的生活条件能够有所改善。
虽然他嘴上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但是每天看着日益消瘦、疲惫不堪的妻子,再看看因为多了一个孩子而变得更加窘迫的家境,心中的压力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常常在劳作之余,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院子里,望着头顶那片湛蓝的天空发呆。手中的烟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那袅袅升起的烟雾,仿佛是他对未来生活无尽的忧虑与迷茫。
“他娘,你说咱这苦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丈夫看着走进院子的大婶,苦笑着说道。
大婶走到丈夫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坚定而温暖,“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只要孩子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咱们受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村支书这边,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领养家庭,已经开始四处托人打听消息。他先是联系了村里在城里打工的年轻人,一个一个地拨通他们的电话,详细地向他们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再三叮嘱他们帮忙在城里的大街小巷张贴领养启事。
“小李啊,你在城里打工,见识广,帮我多留意留意,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收养这个可怜的孩子。启事我已经写好了,你帮忙找些显眼的地方张贴,千万不能马虎。”村支书在电话里焦急地说道,语气中满是期待。
“放心吧,支书,我一定把这事儿办好。”小李在电话那头认真地回答道。
启事上用醒目的字体详细地说明了孩子的情况,以及希望能为孩子寻一个温暖好人家的心愿。村支书还特意叮嘱那些年轻人,一定要把启事张贴在显眼的地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几天过去了,却始终没有一点回音。村支书心急如焚,整日坐立不安,不停地在村子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可怎么办啊,再找不到愿意收养的人家,这孩子以后可怎么生活啊。”村支书一边踱步,一边自言自语,脸上满是焦虑。
他又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不辞辛劳地跑遍了附近的几个村子,一家一户地去询问有没有人愿意领养这个孩子。
每到一户人家,他都耐心地向村民们讲述着孩子的悲惨遭遇,眼中满是期待的光芒。然而,得到的却大多是摇头和无奈的叹息,村民们大多表示自家的条件也十分有限,实在是无力再抚养这个孩子。
“支书啊,我们家也是穷得叮当响,自己的孩子都快养不活了,实在是没那个能力再收养一个了。”一位村民满脸无奈地说道。
村支书的心情愈发沉重,他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能早日为这个孩子找到一个温暖的家,让他能够在爱与关怀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就在他满心焦虑、愁眉不展的时候,同村在城里工厂做工的赵大强找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