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话灵山 > 第27章 殿宇巍峨]

第27章 殿宇巍峨](2/2)

目录

抱孩子的妇人跪在殿前,衣上补丁摞着补丁,怀里的男孩烧得面红如霞。她曾在县城药铺门口跪求,却被掌柜以\"无钱不治\"拒之门外。\"孩子他爹去年进山采药坠崖,留下我们孤儿寡母......\"话音未落,月白道袍的张道长已托着玉盘来到跟前,盘中七叶莲蓝光流转,正是黎明时分从\"药王谷\"采摘的\"还魂莲\"。

\"此莲得天地精华,需用无根水浸泡,再以文火慢煎。\"张道长指尖轻点莲心,竟有一滴金露落入孩子口中,原本昏迷的男孩忽然咳嗽一声,睁开了眼睛。妇人抬头,见神像衣袂间飘落几片银杏叶,叶上竟用金粉写着\"医者仁心\",顿时泪如雨下——后来她留在药王殿做义工,将道人们教的急救之术传给山民,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三、丹鼎殿的永恒之火

丹鼎殿的门一推开,便是热浪扑面。\"太上老君殿\"的匾额用隶书写成,笔锋如刀刻斧凿,传闻是吴道子醉酒所书,每笔收束处都有飞白,细看竟似丹炉中飞出的火星。

太上老君铜像骑在青牛背上,牛尾轻摇间,牛蹄下的云朵竟会缓缓流动。老君左手持九节竹杖,杖头镶嵌着\"三昧真火\"的火种,曾在商周之战中烧退十万妖兵;右手握\"阴阳扇\",扇面上绘着太极图,扇骨是用蓬莱仙岛的千年桃木制成,轻轻一挥便能风生水起。

殿中央的丹炉高三丈,炉身刻满蝌蚪状的符文,那是葛玄在罗浮山闭关七七四十九天,从雷雨中领悟的\"九天玄火诀\"。炉中火焰呈液态金光,子时化青龙,午刻变朱雀,申时成玄武,酉时化白虎,四种形态循环往复,炉底还沉睡着当年女娲补天剩下的五彩石。

年轻道士陈清玄盯着丹炉,掌心已沁出汗珠。他入门三年,今日第一次获准观礼炼药。\"玄火非火,是天地初开时的元气所化。\"李道长手持赤铜药勺,勺柄刻着\"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九字真言,\"当年葛仙翁用九天息壤塑炉,又引天河之水淬火,才有了这万年不熄的玄火。\"

当赤丹从炉中飞出时,清玄忽见丹身映出自己的倒影,竟比平日多了几分澄澈。\"此丹名'济世丸',需用真心为引,方得大成。\"李道长将丹药放在他掌心,丹纹竟如灵山地形图,\"记住,炼丹不是求长生,是解人间疾苦。\"清玄点头,忽然想起上个月在山脚下,看见道长们用丹药救活了被毒蛇咬伤的樵夫,此刻掌心的温热,仿佛化作了千万个救人的瞬间。

四、宫观的日常

寅时的钟声从三清殿顶的\"醒世钟\"传来,钟声中混着松涛与泉鸣,竟成一曲天然道乐。道士们穿着绣着云纹的霞帔,手持刻着《清静经》的玉简,在广场上排成八卦阵形。领头的监院道长每踏一步,脚下便会浮现金色符文,与天上星象相映成趣。

药王殿前的长廊下,八位郎中支起了紫檀木诊桌。桌上的\"脉枕\"是用灵山特产的\"温玉\"制成,能自动感知病人体温;砚台里的墨汁掺着灵泉水,写下的药方会根据病情变化颜色——青色为轻症,红色为重症,金色则是疑难杂症。有位患眼疾的老妇人坐下,郎中王真人刚搭上脉,脉枕便泛起青光,当即写下\"决明子、菊花、密蒙花\",末了还附上一句:\"每日用泉水洗眼,月余可愈。\"

丹鼎殿内,香客们排着长队,每人手中捧着一炷\"平安香\"。香头用丹炉余烬烧制,点燃时会升起淡金色烟雾,烟雾在殿顶壁画上投射出动态影像:葛洪在罗浮山炼丹,忽见山脚下瘟疫横行,遂开炉炼制\"辟瘟丹\";又有他骑在赤豹上,手持桃木剑,与兴风作浪的水怪搏斗,最终用丹炉将其收服。

巳时三刻,老道长徐云真人站在\"观心亭\"上,望着山下蜿蜒的香客队伍,忽然对身边的明虚说:\"你看那挑柴的汉子,上月摔断了胳膊,如今已能扛担;还有那抱孩子的妇人,孩子的病好了,脸上终于有了笑。\"明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阳光穿过云层,在殿宇间洒下金斑,宛如仙人的手指轻抚人间。

\"灵山之灵,不在殿宇巍峨,不在香火鼎盛。\"徐云真人拂尘轻挥,带起药香与松针的清香,\"在乎人心向善,在乎济世救人。当年袁天罡祖师选址时,曾说'山有灵,人有心,方得长久'。你看这九十九座殿宇,哪一座不是用善念筑成?哪一片瓦当不是用真心鎏金?\"

明虚望着远处的八卦喷泉,虹光正落在一位跪地谢恩的老者身上,忽然明白,这满山的殿宇,原来都是世人心中善念的具象。晨钟再次响起,这一次,钟声里多了几分人间的温暖,少了几分出世的疏离——原来真正的仙境,从来都不在云端,而在人心的慈悲与回响之中。

平静的灵山近日却隐隐有了异样。这天夜里,三清殿的宝葫芦鎏金饰物不再闪耀,反而是幽光闪烁,殿脊吞脊兽的夜明珠光芒也变得黯淡。八卦喷泉的水柱不再规律喷出,七彩霓虹也消失不见,石雕仙人的眼中微光闪烁不定。

药王殿的“灵芝王”不再滴落“琼浆”,药囊里的草药莫名枯萎。丹鼎殿的玄火不再呈现四种形态,而是变得紊乱,炉底的五彩石竟传出轻微的震动声。

老道长徐云真人察觉到了这些变化,他召集众道士,严肃说道:“灵山有此异状,定是有大事要发生。我们需守住本心,以善念化解危机。”于是,道士们开始日夜诵经祈福,郎中们更加用心救治病人,炼丹道士们也全力稳定丹炉火焰。他们相信,只要人心向善,灵山的灵气定会恢复,这满山殿宇所承载的善念也能抵御一切未知的危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