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抽象的物流大队长(2/2)
【常运输出门来接他的达令,他的达令还带了一束鲜花,常运输看到花,又看了看日历,画面给日历本来了个特写,17日。】
这里陈勇进行了拓展,不然是看不懂的,因为画面很快就来到两人闹别扭,逼着常运输去上海解决某事,电影中不曾介绍,依惯例由陈勇解释。
陈勇:“经过deepseek的查找,常运输的生日是农历九月十五,而农历年1948年的九月十五,正是西历1948年10月17号”。
“这里表面上是给他庆祝生日,实际上是让常运输去上海救火。原来因为连年的战争,政府的财政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赤字,而常运输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又滥发纸币,造成了全国恶性通货膨胀,仅1937到1948这10年之间,物价就上涨了600多万倍”。
“当时上海锦一大米的价格就高达1800万元。为了稳定经济,常运输派儿子去上海进行整顿,打击商人囤积居奇,也就是打虎行动”。
天幕下,
人们想起来前面那一幕,把经济问题一把丢给自个儿子,说道“这事你去办”。
“我要把精力,放到军事上”。
“结果两头输,他们真的是,瑕不掩瑕,过不抵过”。
陈勇这边还在拓展,说道:“他们整顿经济,但是在整顿过程中抓了,他们上海黑帮老大的儿子,然后黑帮老大就下了个套,让常运输的孔姓外甥一起被抓进去了”。
“因为这两抽象人一直对这个外甥疼爱有加,在亲赴上海无果之后,就跑来北平求助常运输了”。
天幕下。
春秋,孔子:“孔氏外甥?”
颜回:“老师,这,这孔姓那么多”,但最后话还没没说完,单独拿出来说一声,拿基本上可以确定,有人拿着孔子第几代后人在搞事情,而且不用说也知道是不好的事。
子路:“唉,全毁了,真假不重要了,被那时的高层承认才是关键,全毁了”。
孔子没有在意那些,反而在说:“1800万的大米,这些家族怕是吸血吸饱了”,通货膨胀他是知道的,毕竟前阵子就学了不少。
“倒台倒的好啊”,许久后孔子说出句话,就不再吭声了。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听着天幕的解释,不可置信的说道:“这比宝钞都假”。
朱高煦:“呵,后世上坟都不敢烧这么大的面额”。
朱高炽:“我们,我们还是高估了这些家伙,高估了他们的底线”。
【此时常运输的达令还在劝他去上海,电话里讲不清楚,而常运输在说,达令,我和傅作义制定了一个计划,不仅可以迅速改变东北的局面,而且可望扭转全国战局,事关重大。要马上开会。然而他的达令却是在那不听不听,我就是不听,上海的事迹,你以为是可以随便应付的吗?要是越闹越大,你也吃不了兜着走。】
【没有办法,常运输只能扔下傅作义等人,亲赴上海。】
汉朝,刘邦忍不住一口喷了出来,:“噗,他真去啊”。
明朝。
朱元璋捏着额头,叹了口气说道:“后宫,不得干政啊”。
马皇后:“这蠢货也是个不知轻重的蠢材,不对,两个都是”。
此时天幕下所有观众都想说一句话,“他们不输,天理难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