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90靠麻辣烫发家 > 导游

导游(2/2)

目录

陈牧心里快速盘算着,在心里对比了一下自己的预算和林老师提供的服务,觉得这价格还算公道,便爽快地点点头:“行,林老师,就按您说的来。我这次来上海,就想好好感受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还得多多仰仗您呢。”

谈好价钱,两人走出酒店,踏上了上海的街头。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街道上,路边的梧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林老师边走边给陈牧讲起上海本地有趣的文化和习俗。

“陈先生,您知道吗,上海人打招呼可有意思了,一句‘侬好’,透着浓浓的本地味儿。而且上海的弄堂文化那可是相当独特,一条条狭窄的弄堂,就像这座城市的脉络,藏着老上海人的生活百态。以前邻里之间关系特别紧密,吃饭的时候端着碗互相串门是常有的事儿。”林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陈牧听得入神,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画面。

“还有上海的本帮菜,浓油赤酱,口味偏甜。像响油鳝糊、油爆虾,那味道,啧啧,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一会儿中午我带您去尝尝正宗的本帮馆子,保准让您大饱口福。”提到美食,林老师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陈牧咽了咽口水,笑着说:“那可太期待了,光听您说,我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走着走着,路过一家理发店,林老师又说道:“在上海,老克勒们可讲究了,去理发店那都是精挑细选。他们对发型的要求很高,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再配上一身得体的西装,那派头,老有腔调了。这也是上海独特的时尚文化的一部分。”

一路上,林老师的讲解就像一把把钥匙,为陈牧打开了一扇扇了解上海的大门,让他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又多了几分。随后,林老师便带着陈牧走出酒店,开始了在上海的深度游览。一路上,林老师凭借着自己对上海的熟悉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详细地介绍了各个景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分享了许多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趣事和小秘密。陈牧听得津津有味,对上海这座城市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喜爱。林老师带着陈牧和保镖来到一家颇具名气的生煎包店。还未走进店内,陈牧就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气,那是生煎包在锅里煎制时散发出的独特香味,混合着面香、肉香和芝麻香,直钻鼻孔。

店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木质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食客们坐在桌前大快朵颐,时不时还发出满足的赞叹声。林老师轻车熟路地带着他们找了个空位坐下,问陈牧自己点还是给他推荐,陈牧说让他推荐:行,林老师,热情地向老板打招呼:“老板,来三客生煎包,再要三碗牛肉汤。”

老板笑容满面地应了一声,不一会儿,就端着热气腾腾的生煎包和牛肉汤走了过来。只见那生煎包一个个小巧玲珑,底部煎得金黄酥脆,上面点缀着黑芝麻和翠绿的葱花,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陈牧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生煎包,轻轻咬了一小口。瞬间,一股浓郁的汤汁流进嘴里,鲜香四溢,肉馅鲜嫩多汁,面皮松软有嚼劲。“哇,太好吃了!”陈牧忍不住赞叹道。

林老师笑着解释:“这生煎包讲究的就是个汤汁浓郁,肉馅新鲜。正宗的上海生煎包,皮不能太厚,底要煎得恰到好处,脆而不焦。”

保镖也吃得津津有味,平时严肃的脸上难得露出满足的神情。他一边吃一边点头:“这味道确实不错,和咱们那儿的吃食很不一样。”

林老师喝了一口牛肉汤,接着说:“上海的生煎包有好几种流派,有的汤汁多,有的肉馅大,各有各的特色。这家店算是比较传统的口味,很受本地人欢迎。”

陈牧听着林老师的讲解,一边品尝着美味的生煎包,感受着上海独特的饮食文化。他细细咀嚼着每一口食物,仿佛能从这小小的生煎包里,品尝出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和生活韵味。

不一会儿,三客生煎包和牛肉汤就被他们吃得一干二净。陈牧意犹未尽地擦了擦嘴,笑着说:“林老师,多亏您带我来这儿,让我吃到了这么正宗的上海生煎包,真是太满足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