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下一个目标:怼到老朱吐血【周一8~18点更四章一万二】(2/2)
何况他手中现在已有了罗网,比老朱的锦衣卫效率不知高多少倍。
要想收拾他们几个,简直是绰绰有余。
“太子妃怎么了?能问出实情,不在于手段。”
“吕氏亲口承认,那么多人在跟前,就算对她用酷刑,也是让其说实话。”
“她若是没做过,缘何连细节都说的一清二楚?”
“李原名,你别没事找事儿。”
朱五六也不客气,直接怼的出去。对待吕氏这样两面三刀的女人,就得快刀斩乱麻。
那种温和的调查方式,不适合她。
马皇后管理后宫都病倒了,朱元璋处理前朝事儿,额头都快秃了。
调查起来相当麻烦。
李原名皱了皱眉头,和几个官员长跪不起。
“启禀陛下,靖王殿下此举只会破坏了大明的律法。”
“试问,他何以向全天下交代?”
李原名这家伙以前看着圆滑事故,怎么往枪口上撞?
朱元璋深知小皇叔的脾气,也皱起来了眉头。
“交代?小皇叔不需向任何人交代。”
朱元璋面露不悦。
好不容易吃个团圆饭,就这样被他们打断。
好心情都没了。
“吕氏完全是咎由自取,休要多言。”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小皇叔走吧,接着用膳。”
朱元璋向来霸道,丝毫不把言官放在眼里。
这也是为什么在史书中,言官对他的描写过于片面。
事实上,对朱元璋的评价的确很难。一方面他为了维护老百姓,减免苛捐杂税,惩治贪官污吏,完全是为老百姓着想。
另外一方面,不可否认他对官员过于严苛。
动辄诛灭几族,完全没有唐太宗的仁慈。
见朱元璋的态度强硬,李原名等人在殿前高呼。
“陛下,若是如此行事,众位大人该做何感想?”
“微臣愿做魏征魏大人,冒死上谏,还请陛下重视此事啊。”
十几个官员都跪倒在地上,清一色的都是文官。
这些老酸儒生,可真是难缠。
朱元璋暴怒。
“再逼逼赖赖,咱杀了你们。”
此言一出,跪在地上的十几人,瑟瑟发抖。
老朱霸气的声音在大殿外响起,就连在屋里养病的马皇后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一次,马皇后站在了朱重八这一边。
招手唤过来了一个小宫女,去外面传话。
“众位大人,皇后娘娘懿旨,处决吕氏是皇后娘娘的意思,与小皇叔还有陛下无关。”
“吕氏一向不安分,皇后娘娘明察秋毫,只是凤体欠恙,没有昭告天下。”
“各位大人还请速速离去,三日后早朝,皇后娘娘定会给大家一个说法。”
马皇后亲自差人来传话,各位御史大夫还有文官不得不卖马皇后这个面子。
马皇后母仪天下,处理宫中事物有理有据,一向为人折服。
他们一行人互相瞅了瞅,最终决定等明日早朝再说。
“微臣告退,微臣祝皇后娘娘早日凤体安康。”
一行人这才悄悄退下。
朱棣朱樉也从大臣们和父皇以及小叔公之间的交流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吕氏真的被诛灭三族了,对他们来说过于惊骇。
很突然的消息。
他们对吕氏的印象,永远是温温柔柔,说话和气,脸上带笑的女人。
而对于大嫂常氏,则是另外一种印象。
常氏习武性格豪爽,不拘泥于小节。
这么一个谨小慎微的吕氏,竟然被诛灭了三族。
还涉嫌谋害太子妃常氏,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父皇,吕氏真的涉嫌谋害常姐姐吗?”
常如意小的时候就跟在马皇后身边,和朱家兄弟四个如同是一母同胞一样。
朱棣有时不称大嫂,反而称作常姐姐。
“这还有假?老四,咱眼睛是瞎了,没看清吕氏的真面目,差点犯了大错。”
父子几人讨论着吕氏的事,但是朱五六明显心不在焉。
李原名这家伙跳了出来,这么急着为吕氏含冤叫屈。
这是感到文官地位下降,一种自保的行为吧。
但也是对他的挑衅。
以前自己手中并无可用之人,现在有了罗网。
怕什么?
不怂,直接就干。
想到这里,朱五六对朱元璋说道。
“大侄子,刚才被李原名怼,憋屈不?”
“要不咱为你出出气,把他们一锅端?”
【明天3月30号请假一天,周一31号上午8:00~12:00更新五章章一万五千字,拉一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