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眼看他宴宾客(2/2)
那才是真正的合法证据链——光明正大,被迫暴露出来的铁证,连海华自己也无法抵赖!
甘电,不过只是第一滴血罢了。
甘电集团那边的子弹刚射出去,黄伟兴就已经马不停蹄,转向了第二个目标——草原一号新能源项目。
这是内蒙古西部草原上一块示范基地,项目背后有地方国资入股,表面上是推广新能源,实际背后掺杂了大量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压力。
海华重工给这里供了十套中型风电机组。
为了抢装业绩、配合年底验收,项目组曾在内部“默许”了设备参数“适度美化”——比如把设计风速曲线往上调整,把启动发电门槛数据做得更漂亮,甚至虚报了部分基础施工完成率。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
草原一号的总承包商“北腾建设”,早在心里憋着一口气了。
他们本就是被压着干活的人:设计赶工,施工压价,设备又差,出问题了,还得由承包商先兜着罚款!
更别说,项目运营初期,已经有几台风机小故障频发,内部维修单子堆成山,却被强压着不准上报。
导火索已然形成,只差一把火。
黄伟兴决定,让这把火烧得大一点,直接把承包商炸出来。
这次,他没有匿名邮寄。
而是在论坛里找到一个曾在北腾建设上班、后离职的半熟人,以“同行交流”的名义,将一份整理过的爆料资料暗暗传了出去。
资料里,只给了两样东西:草原一号项目验收流程内部简报截图。
以及一份匿名整理的“风机故障未上报统计表”——显示小故障率远高于标准。
自然也没有直接指名道姓,但只要是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哪里的料。
同时,他又联系了一个能源行业的小型自媒体账号,用一笔不留痕迹的方式,投放了几条小道消息:
【草原匿名爆料】有项目赶进度严重超标,故障隐患堆积,设备商与施工方内讧中……
【能圈吐槽】年底冲业绩,风电项目开始走捷径了?北腾建设背锅?
【#新能源风暴#】地方政绩不能拿电老百姓的账单来糊弄吧?】
自媒体的扩散比传统渠道更快更野。尤其在草原一号这种地方,圈子小,一有风吹草动,马上传得沸沸扬扬。
承包商们终于憋不住了。
三天后,北腾建设内部有人实名向地方能源主管部门递交了内部告发信,指控海华供货不达标、项目虚假验收,要求重新验收、追责相关方。
不同于甘电集团的低调内查、递交申诉,这一次,草原一号的爆雷是舆情驱动。
一旦媒体注意到新能源项目验收问题,省能源局、地方金融机构、国资监管部门,就不得不出手。
而每一次重新审核、每一次调查立项,都像是一道道放大镜,直接照向海华账面上那些虚假的利润数据。
然而,即便是这两颗雷前后引爆,纵使是空气中已经隐隐泛起火药味。
可在海华重工的强大公关以及“隐秘”操作下,还是没有激起太大风浪。
黄伟兴将这些情况汇报给麦麦提时,麦麦提沉吟片刻,说:“那就让局部焦灼演变成海华在行业内部的系统性坍塌吧。”
他看了一下目前的资料,将出手的目标设在冀北示范风电场。
冀北示范风电场,是国家能源局挂了号的典型工程,属于新型风电技术验证基地,早期为了鼓励国产设备,特地引入了包括海华重工在内的多家风机制造商参与。
理论上,这种示范项目设备采购和验收标准是最严苛的。所有出厂风机参数,都要按国家可再生能源技术标准严格执行。
偏偏——海华重工的几台风机,当初为了抢入场资格,做了“隐性参数修改”——实际发电效率低于承诺值;风轮负载测试未按要求全流程验证;部分变桨系统出厂文件造假。
如果这一切曝光,不仅是客户举报,不仅是金融信贷出问题——是国家能源局直属示范项目出问题,
是整个行业技术公信力破裂。
比前两次更狠。
目标设定后,但具体的行动还得交给黄伟兴来处理。
他悄悄联系上了一家——行业标准审查技术单位的小型技术咨询公司。
他以晨曦资本准备新一轮风电投资,例行做背景调查为由,再通过中介,匿名递交了一份“第三方疑点报告”
报告上列了三条看似无害的技术问题:“疑问一:海华重工型号XX风机与同期发布的国家标准文件存在细微偏差,疑似未更新认证。”
“疑问二:现场某些风机负载数据与理论推算值不符。”
“疑问三:建议抽查冀北示范风场中已运行满一年的部分设备,进行偏差核验。”
这三条疑问,听上去十分像普通的投资背景调查,但对专业机构来说,就是刺刀。
标准审查部门一看,瞬间坐不住了!
冀北示范风电场,向来是上面领导要定期写报告、做样板展示的。
一旦被人揪出认证问题,轻则停项整改,重则上黑名单,相关设备商直接被踢出未来招标。
这不是一家公司倒霉,是一个链条被连根拔起。
几天后,一封内部调查通知,从能源标准技术委员会下发到了冀北示范风电场管理办公室。
再几天,技术小组低调入场抽检,
海华重工那几台风机,被列入了首批重点抽测名单。
很快,第一批测试数据回来了。风机实际平均发电量比申报值低了8.7%;有两台存在变桨系统负载异常隐患;基础认证文件与设备标号对不上。
一切,坐实了。
冀北示范风电场的事情,藏不住了。
而这一次,不是某家公司发难,不是几位小承包商抱怨,而是——国家技术标准部门亲手举起了锤子。
新闻发布那天,黄伟兴站在晨曦资本顶楼,看着远处无声闪烁的城市光带。
手机震动,一条加密信息跳了出来:技术抽检异常,进入行业复核阶段。信贷部门收到第一轮预警通报。
他淡淡地笑了。
这一局,成了。
——但还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