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你可以相信我(2/2)
莱娜自然的翘起腿,把电脑收好,抬头看着他,神色带着一点半开玩笑的轻松:“看到你这么一副戒备的样子,我都快忍不住提前揭秘了。”
麦麦提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莱娜耸了耸肩,像是无奈地说:“别紧张,我早就从Vestas离职了。前段时间刚刚加入VENSYS,还是销售部门。”
她说得直白,但字句间隐隐透着一种“你可以相信我”的意味。
麦麦提听着,心里却没那么轻松。
从Vestas跳槽到VENSYS?这种转变可不像她表面说的那么简单。
尤其是此时此地——
莱娜见他沉默,忽然眯了眯眼,微微向前倾了倾身子,压低声音问道:“所以呢?你是为什么来这里?”
仿佛无心一问般,可麦麦提却听出了里面藏着的锋利。
他笑了笑,没接话。
只是低头拿起桌上的咖啡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浮沫。
莱娜似乎早就料到他不会轻易开口。
她歪了歪头,笑得意味深长:“你该不会真以为,是谁‘特意’邀请你来的吧?”
麦麦提指尖微微一顿。
气氛像是被一根细线绷住,他心里一紧,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莫非……是莱娜小姐您?”
“哼~”莱娜轻哼了一声,换了个慵懒的坐姿,翘起长腿,眉梢带着一点调侃,“不然呢?”
麦麦提一愣,脸色顿时有些尴尬。
意识到自己方才的不礼貌,他微微红了耳根,忙低头掩饰。
莱娜看在眼里,轻笑着放过了他。
她笑着转了转手里的咖啡杯,语气一转,轻松地问道:“怎么样?这两年过得还不错吧?听说你们的风电场,做得有声有色,已经能成套生产600千瓦以下的小型机组了?”
“嗐,这些都是虚的嘛。咱们那边你也熟,技术基础薄,设备还是得靠进口,新扩建的场子,规划用的,还是您——用的维斯塔斯的风机。”
麦麦提顺着她的话头回了几句,谈起国内的进展、项目的艰难和技术摸索。
两人寒暄几句,气氛逐渐松动下来。
直到这时,莱娜才似漫不经心地把话题一拐,切入了正题。
“你们想买VENSYS公司的直驱永磁技术——”她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像是在打量,又像在思考,“以老朋友的角度来说……你们现在,真的准备好碰直驱永磁技术了吗?”
“莱娜小姐怎么这么说?”麦麦提神色一动,反问道。
莱娜一手托腮,压低了几分声音,像是给他讲课,又像是带着一丝无奈的提醒
“别误会,我只是以老朋友的角度,替你们考虑。我知道你们很拼,也知道中国的市场很大,潜力无穷。但你得现实一点看——直驱永磁不是简单的‘买技术’三字能解决的。”
她抬起一根手指,轻轻点了点桌面:“首先,材料。直驱永磁需要大量高性能的稀土永磁材料,比如钕铁硼。而目前全球高端磁材市场,基本还被日本和欧洲几家公司垄断。即便中国有资源,真正能做出高一致性、高稳定性永磁体的工厂,屈指可数。”
又是一指,点在第一根手指旁边。
“其次,电气控制。直驱系统抛弃了齿轮箱,靠的是精细的变频控制和高效能逆变器。你们目前在电机控制器、变流器这些领域,差距还很大,系统集成能力更别说了。”
第三指轻敲桌面,莱娜的笑意渐渐收起。
“最后,生产工艺。哪怕给你们全套图纸,没有对应的工艺基础、质控体系,你们也造不出能批量运行、寿命超过15年的直驱机组。别忘了,风机不是造出来摆着好看的,它要在最恶劣的气候里,一转就是二十年。”
麦麦提没有吭声,毕竟莱娜说的也的确是“当下”中国风电制造的实情。
她看着他的反应,嘴角不由抽搐几下:“你知道吗?连VENSYS自己,过去几年在德国本地也没卖出去几台直驱大机组。因为——技术实际上并不成熟,后续服务跟不上。要不是近几年看到亚洲市场,他们自己都撑不下去了。”
顿了顿,她又慢慢道:“所以,我劝你,别着急。与其想着一步登天,不如先把1.5兆瓦以下的常规齿轮箱机组做到极致,练好基本功。等到材料、电控、工艺三大关卡过了,那个时候,再谈直驱永磁,也不迟。”
莱娜的话落地,休息区陷入短暂的沉默。
麦麦提静静听完后,略微沉吟片刻,再次抬头望向莱娜,用一种若有若无的从容说道:“莱娜小姐说得有道理。直驱永磁确实难,尤其是材料、电控、工艺这几关,不是嘴上说一说就能跨过去的。”
“不过呢,有些地方,咱们也不是原地踏步的。”麦麦提放下杯子,话锋一转。
“比如材料,中国掌握着全球70%以上的稀土资源。像包头稀土高科技公司,已经在量产高性能钕铁硼材料了。剩磁和矫顽力指标,完全可以满足大功率永磁机组的需求,批量一致性也在稳定提升。
莱娜眉毛微挑,显然有些意外。
麦麦提又笑了笑:“至于电控,南车电力机车研究所,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开发高功率IGBT变流器。新一代的全功率变频系统,已经在电气化铁路和大型工业场景试运行,稳定性、功率密度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拿来应用到兆瓦级直驱风机,技术上并不是天方夜谭。”
他轻轻抬手,比划了一个小小的弧度,继续道:“工艺方面,中电集团、哈电集团的电机制造水平,在大型定子、转子线圈制造上,也有几十年的积累了。像中电那条新建的自动嵌线生产线,良品率已经突破了95%,基本能满足批量直驱机组的需要。”
麦麦提说的句句扎实,像是慢慢地在莱娜面前搭起一座扎实的桥。
莱娜静静看着他,目光变得深了几分,指尖轻敲着笔记本电脑,回敬了他一个眼神,
“当然啦,莱娜小姐的一番提醒,我还是非常感谢的。以老朋友的角度,有些风险点确实值得我们警惕。”
莱娜听着,微微点头,眼底掠过一丝思索。
她和麦麦提打交道这么久,自然听得出,他提出的这些技术细节绝非空穴来风。
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背后的人,显然已经在有了自己的布局,并且开始尝试在一些关键环节上逐步弯道超车。
但问题是,中国风电产业是否真正具备技术吸收、消化甚至自主创新的能力?这在莱娜心中,依然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她暗自揣度着:麦麦提话里的“我们还需要外部合作”,是单纯的商业采购需求?还是一场有意图、有步骤的技术布局?
如果能够从他的态度中确认答案,那么对VENSYS而言,将极大地影响后续的策略选择。
毕竟,单纯的技术买卖和完整的技术转让,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意味着一次性的商业交易,后者则意味着对方最终可能会取代自己。
想到这,莱娜抬起了头,笑着说道:“听你这么说,我倒是很高兴。看来,在电机制造和核心部件加工方面,你们确实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出一丝意味深长的轻叹:“不过,整机集成、系统匹配,特别是电控系统的可靠性和长期运行表现——这些挑战,可远不止单个部件那么简单。未来要真正大规模推广直驱永磁机组,或许还有不少难关需要你们去攻克。”
说到这里,她眉梢轻挑:“既然如此,来看看我们这边的试制机组如何?不如就借此机会参观一下VENSYS的新样机,亲眼看看样机的运行效果,或许能帮你们更清晰地判断,哪些地方能合作,哪些地方还需要加把劲。”
话虽如此,却暗藏试探之意——只有让麦麦提亲自感受到VENSYS在直驱永磁技术上的厚度,才能真正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揣摩出他背后那张棋盘的布局与意图。
莱娜的眼神愈发深邃,耐心等待着麦麦提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