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出谋划策(1/2)
有了这个基础认知,赵祯细细思量后,愈发觉得梁适或许真是个不错的人选。
过了片刻,赵祯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梁适身上:“既如此,那新政之事便交予梁卿主持,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梁卿若想顺利推行,还需多与朝中诸卿商议,切不可独断专行。”
梁适自是明白,这个诸卿指的是谁,不过这也没有打消他心中的喜悦。
因为有了赵祯这话,就意味着他现在又占据了主动:“官家放心,臣定当小心谋划,不负陛下厚望。”
梁适在拿到授意出宫之后,第一时间便是派人把这个好消息传到了襄阳侯府。
襄阳侯府里面,老侯爷正与顾鹤对坐品茶,得知消息后,笑道:“官家已经允诺梁适来主持新政,朝中只怕是又要热闹了,狄青看来又能安稳一阵了。”
“既是要实行新政,武备是必然要涉及到的,狄青做这事,比您和英国公更加合适,而且相信官家也会让他来配合梁相公。
只不过您可得和英国公他们商议好,有些尺度总是要把握住的。”
老侯爷也默许得点了点头,对于顾鹤话,表示了赞同。
而且就他本心而言,对于如今军中现状早有不满。
只是勋贵世家在军中的关系错综复杂,新政不管怎么去制定政策,都必然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由他们人来做,轻了重了都不合适,还不如交由狄青这个外人来处理。
至于说会不会因此,就动摇勋贵在军中的根本,老侯爷从来就不担心。
不是他看不起梁适和狄青,而是因为大宋建国已近百年,太多事情都已经根深蒂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改变的。
所以他不光不会去阻止狄青,还要跟顾偃开、英国公他们好好商议,怎么去在合理情况下给予些帮助,也算是向赵祯做一个表态。
只是,老侯爷还没来得及主动去找梁适商议,梁适却已再次登门拜访。
这一回,梁适心中已有了明确的打算,他打算从老侯爷这里得到一个确切的承诺与支持。
因为他也想明白了,新政是必然要做的,而且也必须有所建树。
跟文官们打交道,其中有多困难,之前范仲淹他们就已经做了示范,他心中并没有多少底。
所以便想着另辟蹊径,先从武备方面着手,因为他很清楚,在这件事情上,只要老侯爷和英国公这些人能够支持,就有希望快速打开局面,让赵祯能够看到。
可问题是,老侯爷虽然心中早已有了支持新政的打算,却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就答应梁适。
来的太容易的东西,是没人会重视的,总是要相互拉扯一下的,只说此事需要再商议过后,才能给他答复。
好在梁适倒也没有想着,自己来这一趟就能得到什么最终答复。
于是,他转头便又向顾鹤请教起来:“小侯爷,之前听你一言,像是对庆历年间的新政,有所盘算。
今日新政便要再起,不知小侯爷可有什么能够教我?”
顾鹤连忙摆手道:“相公何有此言,而且既是新政之事,相公当可直接去寻范相公和富相公,我相信他们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