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 第260章 今非昔比

第260章 今非昔比(1/2)

目录

7月份的淮阳市,头顶烈日炙烤,窗外流光似火。

下午2点钟左右正是一天最为炎热的时间段。

此时街头上人影稀疏。

连街道两侧树木上的枝条都耷拉着腰肢,显得无精打采。

马路边上,卖西瓜的大爷一张凉席铺地,手拿着蒲扇坐在凉席上,不时用手中的蒲扇驱赶着飞舞的蝇虫。

偶有客人路过的时候才会扯开嗓子有气无力地喊上一声“西瓜,西瓜喽!”

雅闲居是黎卫彬常来的一家茶楼。

因为秘书科那边的职务早就在他前往省里学习之前就已经免掉了,所以他也不可能继续厚着脸皮去那边占地方。

茶楼的包厢里很安静。

两面沿街的窗户推开,和风迎面而来,屋子里顿时就是茶香四溢。

刚刚赶到这里的陈晓华却是满头大汗,热茶入口更是汗水直冒。

“先擦把脸吧,不急。”

“服务员,帮忙拿一瓶冰镇的饮料过来,随便什么都行。”

跟茶楼的服务员打了声招呼,等人把东西送过来关上门之后,黎卫彬也慢条斯理地递给陈晓华一根烟。

吧嗒一声。

火苗闪烁,屋子里,茶香中散发出丝丝烟味。

等陈晓华稍稍缓了缓。

黎卫这才开口道:“这次让你匆忙赶过来也是迫不得已,虽然时时间还没定下来,不过我在淮阳也待不了几天了。”

“一方面是因为有些话在电话里说不清楚。另一方面嘛,等会下午4点半左右市委组织部那边会找你谈话。”

谈话?

他一个区县的副科级干部,市委组织部要找他谈什么话?

尽管早就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听到黎卫彬的这句话,陈晓华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不过他跟着黎卫彬做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自己这位老领导的处事方法肯定还有下文。

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黎卫彬也没有多做解释,反而是话锋一转问道:

“我这次调任松和县,具体的情况你已经知道了吧?”

闻言陈晓华点了点头。

“知道了,领导。”

“通知发下来之后,消息在县里传得很快,丰水那边,各个单位里现在估计没几个人不知道。”

“您这次调任松和县可是把我们都吓了一跳。”

提到这个事情,陈晓华明显有些亢奋,甚至不只是亢奋。

旁人吓一跳是因为黎卫彬的年龄和即将出任的位置。

但是他不一样。

黎卫彬是他的老领导,黎卫彬升得越快,爬得越高,对他陈晓华来说只会是好事情。

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比陈晓华说的还要更甚。

这次黎卫彬被任命为松和县委常委兼柳南镇党委书记一职,在消息传回丰水县之后,引发的震动非常大,远不是陈晓华轻描淡写的一句“吓了一跳”那么简单。

作为土生土长的丰水人,因为河塔镇的绿色农业和丰水县的客运系统改革两件事情,黎卫彬在丰水县的知名度本身就极大。

加上他的年龄和所处的位置,不仅仅是在丰水县官场,就连街头巷尾黎卫彬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都极高。

就比如闲暇之余聊天谈到官场的事情,总会有人来一句“说到这个那就不得不说黎卫彬了,我们丰水将来如果要出个大官的话,那肯定是他。”

又比如谈到当前的某个政策问题,一旦对丰水县里的一些做法不满意,总会有人念叨上一句“要是黎卫彬还在丰水,那事情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诸如此类。

在这样的谈话和聊天中,黎卫彬三个字俨然化身成了某种标杆和做事情的尺度。

当然了,吹捧是必然的结果,更多的也代表着在丰水县的一亩三分地上,黎卫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很多家乡人的关注。

在很多人看来,黎卫彬提副处级是迟早的问题。

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两年。

偏偏谁都没想到他提副处的时间居然会这么快,而且这一次还是一步进了常委班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