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学塾扩招(1/2)
朝廷税收刚好了两年,时运不济,这十几年没有太多机会让民生修养生机。
“降税收?!”一个年迈的声音从内殿传出:“自陛下登基已经连降两次税收,再降这国库如何充盈!”
“可百姓不敢花钱,这市场就活不起来啊!”另一个声音说。
然后久久安静,直到陛下开了口。
“爱卿们,你们瞧着这次,百姓们是真的没有银钱,还是不愿意拿出银钱?”
一直到深夜,崇政殿内,铜鹤香炉的青烟裹着霜气盘旋。
宗政仰昭将染着朱砂的御笔重重拍在龙案上,震得《流民图》卷轴簌簌滑落,“学塾扩招,此计可行!要让京都每片瓦檐下都传出读书声!“
“陛下!“户部尚书伏地叩首,官帽上的流苏扫过冰凉的金砖,“可单是修缮学堂、购置笔墨,便需万两白银“
“万两便万两。”皇帝转过身瞪了户部尚书一眼,“你替大澧掌管着国库,难不成只这万两白银便能动摇一二不成?那你这差使办的,可不怎么样!”
“微臣说错了!是微臣说错了,万两白银于我大澧新政,不算什么!”
话音落,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
“可官塾面向的智童太少,且富贵家子弟本就会上学。所以此事扩招扩建,微臣建议重点放在民间学塾上!”
“准。”
“那这学塾先生?——”
“科举落第的举人,甘愿驱于此次新政者,每月五两俸银;连续任教五年者,可优先补缺县衙主簿!“
殿外寒风呼啸,年迈的老臣捋着灰白胡须颤声道:“寒门子弟若都识文断字,恐生“
“恐生什么?“宗政仰昭猛地起身,玄色龙袍扫过沙盘,“恐生反叛?还是恐动了世家的藏书楼?“
他的目光扫过噤声的群臣,“世袭沉疴,举荐官僚,朕早就想破它一破了!明日巳时,朕要看到第一批私塾选址。“
三日后,朱雀大街的晨雾还未散尽,官兵们已将“新政文枢学塾“的鎏金匾额挂上飞檐。
百姓们对这个名字议论纷纷,一个年龄大的人正编着竹篮子,开口嘲笑着:“又是新政?这次又是什么热点子?”说着摇了摇头,“自我未冠礼时,便有新政,后来先帝时期,又推新政,这次陛下登基几年,还是搞新政。”
说罢,他继续编着竹篮子,“天下读书人,最是无用郎。”
“老兄,你说你也是认识字的,怎么就甘愿编这草鞋了?”旁边卖鸡蛋的一个男人问,“认识点字,便好过我们平头睁眼瞎!可真不是无用,你比我们明事理。老兄虽然没有考得功名,但这四方的消息,朝廷的通告,哪次不是靠你给我们讲明白。老弟心里,着实羡慕了多年!”
听到这,他停下了编竹篮的动作,低头的瞬间眉目舒展了开。
街上百姓们一时间也都多这新政将信将疑,“不过又是拿咱去试哪位高官的点子,若是败了,倒霉的便是咱老百姓,若是成了,那就是那些官员的政绩,好处估摸着也到不了咱们身上。”
“兄台,这次,好像不一样。”那人回头,看到说话的是苏御。
“苏公子觉得朝廷这次,与咱老百姓站一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