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竭尽全力追讨债务(1/2)
然而,当他们翻阅之后,表情变得复杂起来,纸质书籍和竹简的差异实在太大了,对他们来说,这种书简直是颠覆性的。
第一个询问的是白氏商铺的执事:“不知朱樉打算以什么价格出售这些书?”
“一金怎么样?”朱樉最头疼的就是别人问他价格,他对这些实在是没有概念。
现在他这里不缺农业和手工业的人才,唯独缺少商业人才,这让他感到非常苦恼。在他印象中,吕布威是个爽快的交易对象,但他却音信全无。
一位韩国商人的执事摇了摇头:“太贵了。”
看到其他人也是这种表情,那些小商人们更是直接表现出他们对此毫无兴趣。朱樉心中没底,不甘心地说道:“这可是老聃亲自校注的。”
白执事说:“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询问价格,否则我们根本没兴趣。”
文本资源并非稀有,真正宝贵的是书中所蕴含的知识,而朱樉所展示的《周礼》,乃是人尽皆知的经典。
然而,各国对此不屑一顾,他们正是在《周礼》的基础上崛起,而那些固守礼法的国家早已香火断绝。
用竹简制成的书籍若要添加注释极为不便,往往需要另辟一册。
相比之下,采用活字印刷的纸质书籍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对内容的修改可以随心所欲,许多句子后面紧跟着老聃的注释,立刻成为全书的点睛之笔。
尽管老聃的治国理念未被各国采纳,但他的博学之名早已闻名遐迩,他的注释自然也非凡品。
“那么,你认为多少一本才算合理?”这个时代的货币体系太过混乱,朱樉决定放弃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进行讨价还价。
除了黄金作为流通货币外,还有刀币、小钱、铁币、布币等,不仅种类繁多,货币价值也完全不统一。
白执事沉思片刻后说:“如果每本定价三十圜金,我可以先订购十套。”另外两位魏商执事也点头表示同意,亚加达商人则用亚加达货币报价,估计价格也差不多。
“圜金?我去过,一个麦饼也要两个圜金,你们给我的书价只相当于十五个麦饼!”
朱樉有些愤慨,虽然他不指望书籍能像望远镜那样带来暴利,但他在这本书上也倾注了不少心血,竟然被如此低估。
尽管白执事只是一个商人的小执事,但他并没有因为面对周室天官冢宰这样的高位而感到敬畏。
他摊开手,语气坚定:“这还是看在你的面子上给出的优惠价,这样的书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我们能卖给谁呢?
十套只是样品,送给家主过目而已,如果家主不满意,这笔钱还得我自己承担。”
朱樉彻底无言以对,愤愤地说:“成交。我不要圜金,全都换成鸡蛋、鸭蛋,要生的不要熟的。”
五人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白执事才说:“这样的话,运输比较麻烦,还要扣除两成运费,还有原价折半偿还债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