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官场智斗 > 第436章 关系进一步拉近

第436章 关系进一步拉近(1/2)

目录

我喊了几声之后,熊十辨才回过头来,走向我。

我问:“你在看什么?”

他说:“等会再说。”

进到刘校长家的客厅,我一看,倒也布置得十分雅致。墙上还挂着字画。

刘妈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入座。一个打扮利索,穿着干净,30多岁的女子帮着端茶水,上果品。

刘校长向我们介绍,这是嫁在本村的堂妹。

喝茶,吃水果,聊天。

那个堂妹开始切菜,校长母亲开始做饭。一家人忙开了。

熊十辨问校长:“你父亲在家?”

刘校长说:“在里面卧室,他现在性情变了,以前也是人前人后,高谈阔论,现在变得不太想见生人。”

“哦,那你现在带我进去,已经十一点半了,正是阳气上升之时,这个时候看面部毛病最好。”

我想跟进去,但校长说他父亲不想见生人,抬起屁膀又坐下。

二十分钟之后,他们出来了。

熊十辨说:“校长,我们换个地方谈谈。”

刘校长起身,我也站起来,毕竟我想听听十辨的分析。

三人走到对面的一个小客厅,小马灵活,送进三杯茶,又送来一个烟缸。

刘校长发了一轮烟。

到了他家,他就没有一点架子,主动给十辨点火。

我则自己摸出打火机。

十辨就开始问情况。

“平时,都是你送你父亲去医院?”

刘校长说:“有时是我,有时是家里其他人,但治疗期间,我总是找最好的医生给他诊断。这方面,我还是比较方便。”

十辨点点头,说道:“我的意思,就是没有找有名的医生上门来诊断过。”

刘校长摇摇头,笑道:“那除非当卫生局长,现在有名的医生都金贵,再说,医生也要借助各种辅助仪器。开句玩笑,现在的医生,离开各种化验,他们就不知道看病。”

“没请过有名的中医师来看过?”

“都是送到医院。”

熊十辨问:“老人家以前患过中耳炎吗?”

刘校长说:“患过,患过。”

“中耳炎一直没好,时好时犯?”

“对对对。”刘校长见十辨料事如神,觉得有点希望了,回答得飞快。

十辨说:“校长,我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能治好老人的病,但是,我既然来了就要说个道理。”

我望着十辨,就想听他讲医理。

十辨说:“我先讲医学原理。中耳炎一旦形成化脓性感染,就有可能形成侵蚀骨管,直接压迫或感染面神经。所以,你父亲的面瘫是中耳炎所致。

这种面瘫,不是中枢神经压迫所至,所以,有恢复的希望。”

在医生面前,不管他是什么级别的干部,都非常谦虚。

熊十辨每说一句,刘校长就认真地点点头。

十辨说:“我刚才问有没有名医来过你家里上门诊病。你说都是送到医院就诊。这个我理解。现在的医生,特别是有名望的医生,也不上门诊病了。

西医需要借助仪器,中医师有名,那是一开门,外面就排上几十上百号患者。除非你有特殊关系。所以,我一定要弄清楚。。”

刘校长大发感叹:“熊院长说得相当对。市里有个有名的中医,他不仅不出门,每天还只看十个病号。看多了,他身体受不住。”

十辨说:“那也是句实话,有名气,就为盛名所累。必须仔细看。人家抱着莫大的希望来而,治不好就打击病人的信心。”

停了一下,喝了口茶,继续道:

“你父亲这个情况,我的初步分析是:反复性的中耳炎发作引起面神经瘫痪。所以,治面瘫先治耳朵。

那么治耳朵又从哪里下手呢?你跟我到地坪里去。”

刘校长莫名其妙,我心里似有所悟。

三人走到地坪,十辨指着一种植物说:

“这种植物叫黄花蒿。驱蚊是种好草。但大量接触就会引发过敏,如皮疹,恶心,呕吐,弦晕。

但它是一种药,可提取青蒿素。

你父亲种这么多,是不是耳朵痒时,用它煎水,涂抹耳朵?”

刘校长吃惊不少,问道:“不能涂耳朵?他还煮一大锅水来泡脚呢。”

十辨肯定地说:“病因就出在这里。用这种草熬汤洗耳朵,又洗足。应该是民间医生教他的。初期确实有效。

但任何药物都有两面性。用多了就中毒。马上叫人来清理掉,抱到外面的空地上去。但不要撒到河里水塘啊。清理时,还要戴口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