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699章 大唐为何如此霸道?因为天命归唐!

第699章 大唐为何如此霸道?因为天命归唐!(1/2)

目录

第699章大唐为何如此霸道因为天命归唐!(第二更)

熊津江上,一艘艘战船半浮半沉的飘在了江面上。

很多的尸体在江中沉浮。

刘仁轨率领战船从后方而上,目光冷漠的扫过一切。

南岸上,大量的唐军骑兵已经杀往了百济都城,而刘仁轨依旧在寻找着什么。

“那具尸体,捞起来。”刘仁轨猛地指向其中一具衣着和大唐、百济人明显不同的尸体。

尸体头部沉进了水中,双手张开,上半身漂浮,但下半身却完全沉在水里。

尸体很快就被捞了起来,刘仁轨仅仅看了一眼尸体的下裆布,就忍不住一声冷笑:“果然,是倭国人。”

李孝逸从后方快速赶来,恰好听到了刘仁轨的这句话,面色一沉,然后走近低声问道:“正则兄,倭国人也参与到了大唐和百济的战事当中了吗”

“有应该是有的,不过数量应该不多。”刘仁轨抬头,看向面前的整个江面上数千具的尸体,轻叹一声,道:“先捞吧,先将所有的尸体全部捞出来再说。”

“喏!”一旁的水卒立刻领命。

两个时辰之后,一共三十具倭国人的尸体,被摆放在地上。

刘仁轨和李孝逸一起走过,一具具的确认,最后,刘仁轨长松了一口气,说道:“半队的倭国人,人不多,说明倭国人在盯着百济,但来不及准备。”

李孝逸低声问道:“正则兄,倭国距离百济很近吗”

“怎么说呢,说远吧,海上两日两夜就可以到了,但如果说近呢,倭国国都距离百济有两千里。”刘仁轨将当年在新罗得到的消息告诉李孝逸,随即说道:“现在没有大碍了,倭国现在没反应过来,便是将来有野心,百济已下,他们也难有所图。”

“原来如此。”李孝逸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现在还是快些赶到泗沘城吧,百济国都,怕也是没有那么被攻破的。”

“嗯!”刘仁轨面色郑重的点头,他叫过手下人交待一遍,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将江上的尸体清理一遍,不然等到尸体变质,生成瘟疫就麻烦了。

交待完,刘仁轨和李孝逸带着三百骑兵直接朝着泗沘城奔去。

……

熊津江南,广阔的平原上,一座巨大的城池屹立在平原之上。

此刻,这座城池已经四面八方被十万大军全面围困。

没有围三缺一,只有彻彻底底的四面围困。

无尽的厮杀,弥漫的硝烟。

无数的高句丽士卒扛着云梯,疯狂的朝着百济城冲去,好不容易冲上城头,但又在最短的时间内被赶下城。

泗沘城,百济王都。

当百济察觉到大唐有灭百济之心,虽然准备时间不是太够,但也足够让他们在自己的王都构建起充足的防御。

哪怕不够,王都当中的十几万百姓,全部拉上城头,也足够抵抗一阵。

惨烈的厮杀持续进行了三天三夜,依旧没有停歇。

但是就在今日,锣声却在刚刚午后便突然被敲响。

刘仁轨和李孝逸刚刚来到了大纛之下,看着命令鸣金收兵的苏定方,两人愕然:“大帅!”

苏定方平静的摆摆手,目光看向泗沘城,淡淡的说道:“百济王这几日间,一直对外喊话,要与本帅对谈,本帅口舌不利,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侧过身,苏定方直直的看着刘仁轨。

刘仁轨一愣,随即神色肃然的拱手道:“下官领命。”

无尽的大军之中,刘仁轨骑马从中而出,然后直接来到了距离泗沘城头一箭之地的地方,抬头道:“大唐太子少詹事,检校安东都护府长史,菟州长史刘仁轨在此,请百济国王出来答话。”

“父王身体不适,有些问题,小王扶余隆请问长史。”

一个身穿红衣金甲的中年将领站了出来,满脸悲愤的看着刘仁轨,高声道:“敢问长史,多年以来,百济和大唐有好往来,友善备至,今日何辜,大唐竟非要灭百济不可,大唐强大如斯,难道就不能放过区区百济吗,大唐为何如此霸道”

扶余隆一句话,整个泗沘城上下,所有人都忍不住的满脸悲愤,目光怨恨的看向刘仁轨。

这一次大唐灭了新罗之后,突然就掉头东来,非要灭百济不可。

为什么,为什么

明明是高句丽和新罗的战事,大唐为什么要硬插一手,还要灭亡百济

“因为天命,因为天命归唐。”刘仁轨高昂着头,一句话在整个熊津平原上回荡。

远处骑在马上的苏定方顿时忍不住的坐直了起来。

刘仁轨低下头,看向城头上的扶余隆,握紧缰绳,神色庄重开口道:“百余年来,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相互厮杀不休,无辜百姓死于非命。”

刘仁轨的目光从城头上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所有人都有些畏惧的低下头。

整个平原上,一时间彻底寂静了下来。

百余年来,先是高句丽和百济开战厮杀,百济和新罗联手以抗高句丽,后来百济和新罗翻脸,彼此厮杀。

最后百济和高句丽联手,东征新罗,夺四十余城。

这是大唐介入之前。

“去岁之时,高句丽和新罗冲突,而百济,却趁机掠夺高句丽十三城,你们说无辜,你们哪里来的无辜”刘仁轨近乎咬牙切齿的一句话,让所有的高句丽士卒,忍不住紧紧的握住了手里的刀矛。

城头上的扶余隆想要开口打断刘仁轨,但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仁轨根本没有看扶余隆,他抬起双手,高声道:“只有大唐,只有大唐才能终结东岛百年乱世,如今,新罗已灭,高句丽也将归唐,只剩百济,只要百济归唐,那么整个东岛,将能够彻底的归入安定。”

所有人都为刘仁轨规划的未来震惊了。

那种画面,光是想想,就令人无比憧憬。

“只有大唐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天命归于大唐,天命归于陛下!”刘仁轨猛然举起右手,然后高声道:“天命必定归于大唐,天命必定归于陛下!”

“呼喝!”

“呼喝!”

“呼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