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忽里台大会,大企鹅与北极熊(1/2)
第156章忽里台大会,大企鹅与北极熊
第一批移民总共五万人,其中河北人两万五千,山东人两万五千。
蒙古攻入金国前,金国全国总人口在六千万左右。其中东北地区有三百多万,剩下的五千六百多万人口集中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以及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部分地区。
河北地区总人口,本来是不如山东地区的。
不过,山东经过长期的红袄军之乱,损失了大量人口,致使两个地区人口差不多,都在八百万左右。
后来蒙古第一次攻入金国,因为采用了赵朔的策略,这两个地区损失的人口并不多。蒙古第二次入侵金国,由赵朔亲自攻略两省,损失的人口就更少了。
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后,这两个地区的总人口又恢复到八百万左右。
这五年来,有耶律楚材坐镇中都打理内政,官府建立了良好的信誉。西征将士的见闻和收获,大大开拓了这些山东、河北人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血性。
赵朔的《移民令》发出,短短一个月内,就有四十余万人报名。
官府并不急功近利,第一批移民的总人数是五万人,从四十余万人优中选优。毕竟,如此大规模的移民,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待第一批移民安顿好之后,总结经验教训,再进行大批的移民。
所有报名之人分为五等。
第一等,家中兄弟众多,有人奉养双亲,只是自己愿意移民,想要在异域他乡拼出一番基业的青壮。
第二等,虽然有父母,但家贫难以娶妻的青壮。这些人留在山东、河北,如果不加入官府体系的话,就是重大不稳定因素。但进行移民,就是敢打敢拼,为汉人开枝散叶的重要力量了。
第三等,家中未成年男孩较多的家庭。等着移民在新的定居地开枝散叶,孩子成长为合格兵员,赵朔是等不及的。但是,这些未成年的男孩过几年长大后,就可以用手中的刀枪和弓箭,为汉人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了。
第四等,府兵家庭。第一批移民,是最需要武力保护自身的安全的。府兵进行了一定的军事训练,可以充当移民的骨干力量。
第五等,才是普通家庭。
事实上,第一批这五万移民由前四等组成,第五等只能等后面几批移民了。
整个移民队伍,由原汉军镶黑旗千户张荣负责。
张荣在历史记载中,也是汉军世侯的牛逼人物之一。
元代人评汉军世侯,将济南张氏(张荣)、真定史氏(史天倪)、东平严氏(严实)、顺天张氏(张柔),并称“四大诸侯”。
在没有赵朔穿越的历史上,张荣一直坚持与蒙古军作战,直到1226年,实在独木难支,才投降了蒙古。铁木真知道后,亲自召见,问他为什么归顺的那么晚。
结果,张荣回答说:“山东地广人稠,悉归于您了。我不能独自维持,如果尚有依靠,就不会款服。”
铁木真最喜欢有种的男人,摸他的背说:“真赛巴特尔也。”
那意思是说,你比“巴特尔”还要勇猛。
果然,张荣归顺蒙古之后,杀伐骁勇,屡立战功,成为数得着的汉军世侯之一。
而且,此人不但擅于征伐,而且擅于屯田。
当时河南的流民北徙到济南,张荣下令分配房屋土地给流民们居住,让他们养殖牲畜、耕种土地,并考课他们的收获高低,将原来的无人旷野开辟成了人间乐土。
中书省进行考绩时,张荣被评为天下第一。
张荣做蒙古人的官做到了六十岁,请求致仕,都不被朝廷允许。直到了八十岁,实在是干不动了,才以“济南路万户、济南公”的官爵退休。
如此能文能武、刚直不阿的人才,简直是赵朔移民官的首选。
赵朔改变了历史,山东被赵朔迅速平定,张荣也就成了汉军镶黑旗的一个千户。
现在赵朔要移民异域了,正好将张荣的这个千户从镶黑旗中调出,并且任命张荣为“呼罗珊、吐火罗与南天竺屯田大使”,负责向自己的封国内移民之事。
张荣能文能武,当然知道,这个“呼罗珊、吐火罗与南天竺屯田大使”,有多大的含金量。
别看现在才五万人,以后恐怕五十万人都远远不止,这个职司简直比一个汉军八旗万户都牛逼。
而且,他今年才四十岁,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之时。
于是乎,张荣全力把这件事做好。
他把这五万人分为十队,每队五千人,由他麾下一个汉军百户护卫。五千人里面,又各自由府兵、武艺高强或者当地有威望的人,担任了十户、百户和千户。
换言之,就是整支队伍虽然主要由百姓组成,但行的是军法。
他们从河北出发,经蒙古草原,原西辽地区,最后抵达呼罗珊地区,一路行进的距离达到九千里以上。这个近万里迁徙的行程,也就是锻炼这些百姓组织性和纪律性乃至意志的过程。
因为有大量老人和孩子的存在,即便赵朔提供了大量的骡马,整支队伍行进的速度都不算快,一天也就走三十里左右,大概一年才能抵达。
经过一年的磨炼,等他们到了呼罗珊地区之时,整支移民队伍也就磨炼的差不多了。
随着一个个汉人移民点的建立,赵朔的封国也会越来越稳固。
当然了,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就在第一批移民出发三个月后,赵朔、华筝、赵赫,在五百名亲兵的护卫下,前往和林城,参加忽里勒台大会。
铁木真之所以召开这场忽里勒台大会,主要有三个目的。
其一,铁木真回军之后,金国、东真国、西夏国、高丽国乃至于吐蕃的萨迦派都送了很多礼物,其中甚至有西夏国献出的七个公主。铁木真决定,将这些礼物给蒙古的权贵们分一分。
其二,此次西征,虽然大部分蒙古贵人参加了,但还有一部分蒙古贵人没参加,他们也应该分享一部分收获。
其三,术赤、察合台要回他们的封国了。
窝阔台是铁木真暂定的继承人,拖雷幼子守灶,肯定要留在铁木真的身边。
但术赤和察合台一直留在和林城就不大妥当了。
再说了,他们的封国内也不太平,需要他们回去坐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