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山东河北汉人沸腾,睁眼看世界,征(1/2)
第151章山东河北汉人沸腾,睁眼看世界,征服的火苗!
稍后,赵朔走下高台,改为由军法官抹赤别都温主持,为战死将士和驻守在远方的将士发放财物。
当然了,这些战死或者驻守远方的战士,指的是草原战士。汉军八旗的家眷分驻抚、昌、桓三州,以及河北、山东。赵朔不可能让他们的家眷远行千里以上,到哈尔喀贵城来。
由于大量使用签军,草原战士战死的并不多,总共三百二十二人。
驻守在外的草原战士,也就是两千三百飞鹰军以及捷列克河谷的一个千人队,总共三千三百人。
对于战死草原战士的家眷,抹赤别都温在高台上摆下十张桌子,每张桌子上立好一块牌子,牌子上分别写下赵朔麾下十个千户长的名字。每张桌子由一个五人的军法小组负责,为该千户战死的草原战士的家眷发放战利品和抚恤。
对于飞鹰军战士的家眷以及捷烈克河谷战士的家眷,则是发放战士们送回来的财物。
抹赤别都温把他们按照原本百户的划分,分成了三十三队。三十三个军法小组,在高台下发放战士们委托带回来的财物和书信。不但发放,还要家眷们签下回执,证明收到了哪些东西。
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不到天黑就发放完毕。
接下来,就是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这场庆功宴在三天前就开始准备了,杀了一千头牛,三千只羊,以及一千匹老马。这些肉食不但或者烧烤或者炖煮,而且加了从波斯诸地掳掠回来的香料。
孜然和胡椒是必放的。
这两种香料虽然已经通过中西方贸易,在华夏出现了,不过价格太过昂贵。尤其是胡椒,价格堪比黄金。草原人生活俭朴,可不会大价钱买这些香料。
现在孜然和胡椒被毫不吝啬地放入肉食里面,让草原的百姓们通过口舌,品尝品尝战士们征战的成果,体会体会异域风味。
有的煮肉大锅里面还放入了波斯特产的藏红,虽然香味颇足,但特意嘱咐怀孕的妇人和受伤的人不要食用。
酒水既有草原传统的马奶酒,又有赵朔工坊内产的醴酒。现在赵朔的工坊里面已经开发出了各种酒类,但最对草原人胃口的还是四十二度醴酒。
所有肉食和酒,对草原人、赵朔体系内的工匠及其家属是完全免费的。
哈尔喀贵城内的商人们和他们的家属,每人只要交一百文就可以参与,放开吃喝。
也就是收个成本价了。
但很多商人和伙计们,这时候顾不得什么吃喝。
现在正是做生意的好时候。
最普通的将士手中都有价值五百两银子的财物。那些战死将士的家属手里,只会更多。
手里有了钱,不就有消费的冲动了吗
小孩子的玩具,妇女的胭脂水粉,日常的家用器物,都大受欢迎。此时不做生意,更待何时
一时间,哈尔喀贵城外酒肉飘香,男人们的猜拳行令声,孩子们的玩闹声,妇人们的笑语欢声和歌声,商人们的叫卖声,连成了一片,简直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赵朔和他的妻子、孩子们不在现场。
太阳还没落山时,他们已经回了驸马府。
赵朔西征之前有五子二女。
现在,他已经有了六个儿子四个女儿,总共十个子女。
其中,鲁速丹女王给赵朔生的儿子取名赵慕,现在才三个月,已经随鲁速丹回巴格拉季昂尼国了。
华筝给赵朔生了两个儿子:赵朔的长子孛儿只斤赵赫,今年十四岁。赵朔的第五子赵玹,今年五岁。
苏娜给赵朔生了一儿一女:赵朔的次子赵衍今年七岁,长女赵萤今年六岁。
忽兰也给赵朔生了一儿一女:赵朔的第三子赵弈今年六岁,次女赵雪今年五岁。
阿丽娅给赵朔生了一个儿子:赵朔的第四子赵聿,今年五岁。
完颜宁迦在赵朔出征前已经身怀有孕,在赵朔西征后生了个女儿,起名赵珂,现在才三岁多不满四岁。
这几个孩子,长子赵赫和赵朔是非常亲近的。
他今年十四岁,却已经长得只比赵朔矮两寸。蒙古人特有的高颧骨被汉人血统柔化,鼻梁则完全随了赵朔,高挺笔直,宛如刀削般棱角分明。脸颊线条流畅,带着少年特有的清瘦,却不失力量感,颧骨虽柔和却依旧挺拔,承接了蒙古血统的影子。他的嘴唇薄而分明,下颌线条硬朗,勾勒出俊朗英武的轮廓。
这些年赵赫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和擅跑的阿尔塔纳学习骑术、箭术、武艺以及兵法。
兵法看兵书是学不好的,阿尔塔纳也从没学过什么兵书,甚至根本就看不懂兵书。
但他实战强啊!
阿尔塔纳让赵赫在军营中学习,看看将士们是如何生活的,整个军营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阿尔塔纳甚至和赵赫一人指挥五百人,进行战斗。双方的战士拿着去了箭头的长箭、包着布的木矛和木刀对战,看谁的兵马能够得胜。
有的时候,阿尔塔纳还会带着赵赫纵马奔驰,来到山川河流的所在,告诉赵赫遇到这种地形该如何排兵布阵。
如果忽然刮起狂风,顺风怎么办逆风又如何应对
如果忽然天降暴雨或者暴雪,又该如何
到了现在,赵赫除了缺少实战以外,做一个蒙古百户已经毫无问题。
赵赫还和陆子步学一些文化方面的课程。
蒙古文和汉文是一定要精通的,四书五经就不必学了。但是,历史是要学的,常见的成语典故也是要掌握的。山川地理方面的学问,也要学习。
赵赫的这些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已经在这数年的来往书信中说过了。
赵朔在回信中,也说些他征战的经过以及西方的风土人情。
所以,赵朔虽然和赵赫分离了四年,但父子二人之间的感情并没有丝毫变淡。
但其他子女,都是还没记事时就和赵朔分开了,赵珂甚至从没见过赵朔的面儿。
所以,初见面时都有些生疏。
不过,经过白天一段时间的相处,他们已经“阿布”“阿布”的叫个不停。
回到驸马府后,赵朔开始发礼物。
他缴获的战利品太多了,光珠宝都有三百多箱。
赵朔干脆让苏娜、忽兰、阿丽娅、完颜宁迦、以及赵朔带回来的拜占庭公主玛利亚开盲盒。
赵朔命人取了二十个装满珠宝的箱子来,让她们每个人随便选一箱。华筝就不用选了,所有财物既是赵朔的又是华筝的,华筝是自己用也好,是用来赏人也好,自己做主即可。
几个孩子,赵朔都准备了礼物。
他送给长子赵赫的,是剌子模苏丹摩诃末的宝马。这匹马额间嵌着新月状白斑,银鬃如瀑布垂落,高达四尺七寸,神骏异常。非但如此,摩诃末还为这匹马配上了华美的鞍具,连马鞭都用金丝装饰。
送给次子赵衍的,是阿哲儿拜占国国王月即伯的镶金弯刀,刀柄上用镶嵌的绿松石拼成了阿拉伯文“胜利者之刃“。
送给长女赵萤的,是一套彩绘的《列王纪》羊皮卷。这时代西方没有印刷术,这套羊皮卷的插图是波斯最高明的画家亲手所绘,各种人物和动物都栩栩如生。
……
赵朔发完了礼物,一家人开始吃晚饭。
为了给赵朔接风洗尘,今天的晚餐非常丰盛。
主菜名叫“乌察”,选用二岁羯羊的羊背子,用特制烤炉慢火熏烤六小时,当真是外皮焦脆如琥珀,内里脂香沁骨。
配菜有手把羊肉,血肠,玉脂奶豆腐,沙葱鹿柳,水煮牛肉等蒙古常见的美食。
喝的酒则是赵朔带回来的上等波斯葡萄酒。
这种葡萄酒叫做“萨珊紫玉”,是一个波斯富商献给赵朔的。因为加入了沙棘汁用特殊的办法酿造而成,不仅呈现出特殊的风味,而且表面上呈现出淡淡的金色光泽。
赵朔比较喜欢这种酒的口感,这次还喝这种酒。女人和孩子们就不喝酒了,喝的是热气腾腾的奶茶。
吃罢了晚饭,赵朔给家人们讲起了西征的种种故事,一路上不同的风土人情和风景。小家伙们听的一愣一愣的,赵衍连说父亲下次出征一定要带上他,他已经七岁了,能够骑小马射弓箭了。
赵弈、赵聿年纪还小,但眼中也充满了向往之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