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春秋迎新 翟远赴韩(1/2)
第449章春秋迎新翟远赴韩
即将要赶赴南韩的行程,翟远半场开香槟,谓之‘丰收行动’。
差不多也快到了秋收的季节,倘若要去一个新地方,总得言之有物、仰取俯拾。
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行程还在计划当中,翟远就先林林总总列出来几条此行要做成的事,目的相当明确。
“维新体制刚崩溃,短短几年时间,朴、全两届话事人一个被暗杀,一个谢罪隐居百潭寺……”
翟远站在落地镜前,结合利秘书整理出来的资料,捋了下南韩现在的状况。
在称得上混乱动荡的局势下,偏偏这个国家的整体状况在一路飙升,经济上搞出来汉江奇迹的时代,外交更是左右逢源,新上任的白马王子借着这次汉城奥运会,推行了面向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北方外交’,除了北韩,所有国家居然都给面子派团参加。
自朴政权时期便开始的推行经济外交事宜,历经三届话事人,如今在白马王子卢太愚手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北方关系正常化。
除了北韩。
外交关系缓和带来的是南北贸易更大程度开放,今年南韩人均gdp已经猛涨到4200块美金,虽然还不到香江人均的一半水准,但这个国家人口却几近香江这座城市十倍之众。
而且这还只是增长的初期,宛如一座金矿摆在眼前等人开采,秉持着互利互惠,金融自由化的改革方向,此时南韩政府对外埠投资者更是来者不拒。
“亲爱的光州市民们啊,请不要忘记我们思密达!”
翟远在落地镜前拢了下胸前领带,突然心血来潮,没由来中气十足的喊了一句。
镜面倒映里,邓乐伶正蹲在地上帮他系绑鞋带,被翟远这一嗓子吓了一跳,抬头没好气翻个白眼。
“神经!”
末了又扯了扯他裤腿的褶皱,伶姐这才直起身来,退开两步,打量西装革履的翟远几眼,托着下巴轻轻蹙眉。
“做咩够正式了吧。”
“少了点文化人的感觉……”
邓乐伶点动唇角给了句评价,像是想起什么,自顾自折返进卧室,不多时又走出来,手里多了副金丝平光眼镜。
把眼镜架在翟远鼻梁上,伶姐这才满意点头道:“这样就符合你今次校长的身份啦”
“丢!整个香江谁不知道我是屋邨仔出身,平时在媒体面前几时戴过眼镜扮斯文”
翟远笑着摘下镜框,随手扔在一旁:“得啦,着西装打领带足够应付今天的入学典礼,你也去换件靓衫,一阵间陪我一起去学校。”
邓乐伶表情一愕:“我也去”
翟远理所当然说道:“当然啦,聘请伶姐你做戏剧课的客座教授,今次连罗嘉英都没这个待遇。”
邓乐伶居然难得怯场般沉默起来,讪讪道:“我小学都未读完,怎么够资格去教大学学生……”
翟远笑道:“就当是挂个闲职,以后出去大声话给金屋俱乐部那群八婆听,你也是春秋学院的文化人来的”
邓乐伶闻言白了翟远一眼,接着又嗤笑出声。
翟远说的这件事,起源与她在金屋俱乐部的一次遭遇,无非是被那些富太太多嘴问了几句身份,搞得邓乐伶当时有些许尴尬。
不过这种事她过后也没放在心上,只是有一次向翟远抱怨一句,没想到被对方记住。
“情妇喽”邓乐伶笑罢,昂首挺胸衬出过人的本钱:“上次没准备而已,下次再有人问我,我就说是自己做情妇嘅,包养我的人年少又多金,怎么很失礼吗”
“好嘢好嘢”翟远笑着鼓掌,问:“那你去不去学校呀,情妇!”
邓乐伶略作思忖,果然还是有些在意身份问题,用力点头道:“去!”
…………
《歌舞青春》的票房在暑期档大杀四方,截止今天9月1日,上映月余已经斩获2100万票房。
拳打《特警屠龙》,脚踢《第一滴血3》,连自家的《倩女幽魂》都踩在脚下。
因为要带小朋友进戏院看这部戏,《歌舞青春》上映以后,直接导致原本走势迅猛的《第一滴血3》单日票房腰斩般下跌,接着便是持续走低。
业界一片哗然!
i级片全年龄向的受众,第一次让香江电影人意识到青少年及儿童市场的吸金能力。
但各自拉片仔细研究过后又发现,这类电影实在太难跟风。
要拍黑帮片,本土社团大佬现成取材,拍警匪片,荷里活大把情节可以借鉴,拍咸湿片更加跟简单……
唯独全年龄向的i级片,香江过半的创作者自认没这个本事,拍电影不加粗口、暴力和情色,你还有没有王法了
另一半创作者也尝试跟风,多是新入行的年轻编剧导演,固然没有老一辈的油滑市井,但写出来的i级片故事动辄就跑偏到文艺方向,与《歌舞青春》洋溢挥洒青春美好的内核相去甚远,在王嘉卫、许鞍嬅、张婉婷这些文艺片导演的榜样下,他们的故事连投资人都拉不到。
“单就《歌舞青春》几首主题曲,就设下很高的跟风门槛,不过既然学不了《歌舞青春》的全部,那就先学一部分。”
站在春秋演艺学院校门口,施楠生与翟远并肩而行。
楠姐低声笑道:“所以今次电影协会收到的剧本,大多是单一的青春类或者校园类题材,更像是剔除奇幻元素的《开心鬼放暑假》,也收到几沓歌舞片剧本,但问到编曲编舞的时候,个个都把话题往好声音公司上引,不仅想拿电影协会的制作费,还想与好声音约歌,哪有这种便宜事”
“一早讲过啦,拍这种主旋律题材的电影要有信仰,我就信我这间春秋学院一定会跟电影里呈现的效果一样。”
翟远朝校门口的记者招招手,又侧过脸冲施楠生眨下眼,说道:“《歌舞青春》是我们年轻人对未来的期盼和向往,能在学生阶层有这种反响丝毫不出奇,你别看街头巷尾都是烂仔横行,讲到尾都是个例,沉默的大多数还是渴望自己像郑伊建、周彗敏那样,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成长……楠姐,这番话教给你讲,之后去应付外面的记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