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乘鲤归仙(1/2)
琴高,仙人名。是先秦时代的传说中人物。他能鼓琴,后来,于涿水乘鲤归仙。
《列仙传》卷上: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品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按:别有琴高,为吴郡人,亦乘鲤鱼,“冲天而去”,当是传说之讹变。
白话文的意思是“琴高为战国时赵国人,善鼓琴,曾为宋康王舍人,有长生之术,后遁入涿水中取龙子,临行与诸弟子约期相见,嘱在河旁设祠堂,结齐等候他复出。届时,琴高果然乘赤鲁从水中出,留一月余,又乘鲁入水。”
有一幅古画,《琴高乘鲤图》表现了琴高辞别众弟子,乘鲤而去的情景。
画面布局构思精巧,琴高跨鲁背回首眷顾的姿态,与岸边揖手相送的弟子们顾盼呼应,波涛汹汹,狂风乍起,云雾迷漫,用以渲染了仙人遁逸时的神秘氛围。
人物的情态生动,线描劲拔调畅;山石和树木的画法,融合了郭熙的细润和马远的刚健。设色简淡,格调爽朗明快,属明代院体风格。署款“李在”,钤“金门画史之章”朱文方印。
《水经注:卷二十三》记载:赵人有琴高者,以善鼓琴,为康王舍人,行彭、涓之术,浮游砀郡间二百馀年,后入砀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旁,设屋祠。果乘赤鲤鱼出,入坐祠中,砀中有可万人观之,留月馀,复入水也。
搜神记》卷一,琴高,赵人也。能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间二百馀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之。曰:「明日皆洁斋候。」于水旁设祠屋。果乘赤鲤鱼出,来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乃复入水去。
《太平广记》卷四〈神仙四·琴高〉,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间,二百馀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之曰:「皆洁斋,候于水旁,设祠屋。」果乘赤鲤来,坐祠中,且(且原作旦,据明抄本改)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上皆是如是说。
琴高其实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之人,他善于弹琴,是一位极具音乐才华的才子。若是现代,怕也是追星族的崇拜偶像一个!他的琴声能够感动人心,令人陶醉,沉浸其中。
琴高曾经是宋康王[宋康王公元?―公元前286年人,亦称宋王偃、宋献王,子姓,戴氏,名偃,宋剔成君之弟,战国时期宋国末代国君。
公元前329年—公元前286年在位。史上记载其堂堂仪表“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
宋剔成君四十一年(前329年),宋康王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齐国。
宋康王在第十一年时,自立为王。史记称其“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山东滕州)有其地。”号称“五千乘之劲宋”。
他对内统治暴虐,诸侯皆呼之“桀宋”。公元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举兵灭宋。宋康王出亡,死在魏国的温邑(今河南温县)]的舍人,负责为宋康王演奏音乐。
然而,琴高对于这种平凡而世俗的生活方式,感到深深的不满足。他的内心深处,燃烧着对一种对更高层次境界的渴望,那是一种超越尘世束缚的存在。
于是,琴高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修炼之路,他决定追随涓子和彭祖的足迹,去探索道法仙术的奥秘。
琴高日夜苦读钻研古老的典籍,探究其中的玄妙法门,希望能够通过修炼道法,超越凡人的局限,成为一名真正的仙人,拥有长生不老的神奇能力。真正跳出三界外去,不在五行之中,超脱六道轮回之苦。
在漫长的岁月时光里,琴高四处游历,足迹遍及冀州和涿郡等地。他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漫游了足足二百多年,期间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挫折,但始终没有放弃对仙术和自然道法的追求和探索。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琴高不断积累起丰富的阅历见识,以及难得的修真经验。逐渐地,他领悟到了道法仙术的精髓和自然奥妙所在。
终于,在那一天,他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拥有足够的能量,便决定离开这世俗纷扰的乱世红尘。
神奇的是,他并非飞升上界,而是潜入了水中,在涿水之中,进行着自己的修行。
在那幽深的涿水底下,琴高闭关修炼,与外界隔绝。他沉浸在道法仙术的真我世界里,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不受时空的制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经过长时间的苦修,他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功地获得了一个龙子。
琴高深知这龙子,是他修行的重大机缘,他便带着龙子浮出水面。上岸前,他想起与弟子们的约定,便提前告知他们在涿水旁设祠等候自己。
当琴高乘赤鲤出现在祠中之时,竟然有万人围观在此。他看着这些弟子,心中感慨万千。这二百多年的修行,有孤独,有迷茫,但此刻都化作了欣慰。师传道法,弟子铭感,岂不让人快哉!
然而,就在众人惊叹琴高神乎其神之际,天空上突然乌云密布,一条巨大的黑龙从云中飞出,怒吼着冲向琴高。
原来,这龙子乃是黑龙一族的幼崽,龙族向来护幼,黑龙寻来此间,欲索要回龙子去。
琴高深知不能就此轻易交出龙子,这是他修行的关键所在。也是他与这龙子的大好机缘。他便鼓动起全身法力,飞上天际,与黑龙在天空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