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王二麻子惹祸端 包拯神断是非明(1/1)
北宋仁宗年间,在那繁华热闹的东京汴梁城,有个游手好闲之徒,名叫王二麻子。
这王二麻子生得尖嘴猴腮,整日不务正业,专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在街坊邻里间可谓是声名狼藉,人人见了他都像见了瘟神一般,避之不及。
这日,阳光正好,包拯正在开封府内与公孙策商议近日城中治安之事。
突然,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从府外传来。包拯眉头微皱,公孙策说道:“大人,想必是又有案子来了。”
包拯点点头,整了整官服,大声道:“升堂!”
不多时,只见一群人吵吵嚷嚷地拥进大堂。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胖子,哭丧着脸,指着旁边畏畏缩缩的王二麻子道:“大人呐,您可要为小的做主啊!这王二麻子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抢了小的祖传的玉佩,那玉佩可是小的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对小的意义非凡呐!”
包拯端坐在公堂之上,威严地看了一眼王二麻子,问道:“王二麻子,你可认罪?”
王二麻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喊道:“大人呐,冤枉啊!这胖子血口喷人,小的根本就没抢他什么玉佩。小的虽然平日里有些小毛病,但这抢劫的大罪,小的可担当不起啊!”
包拯微微眯起眼睛,打量着这两人。又转头问那胖子:“你且详细说来,这玉佩是如何被抢的,当时又有何人在场?”
胖子擦了擦眼泪,说道:“回大人,今日小的拿着这玉佩去集市上想找个识货的行家给估个价,刚走到街角,这王二麻子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一把就抢走了小的玉佩,拔腿就跑。小的在后面紧追不舍,好不容易才把他抓住,这不就带到大人您这儿来了。当时有好几个路人都看见了,大人可以传他们来作证啊。”
包拯点了点头,吩咐道:“王朝马汉,去把当时在场的路人传来作证。”二人领命而去。
不多时,王朝马汉带着几个路人来到堂前。包拯问道:“你们几位,当时可亲眼看到王二麻子抢了这位胖先生的玉佩?”
其中一个路人站出来说道:“大人,小的当时确实看到这王二麻子从这位胖爷手中夺过一个物件,然后就跑,胖爷在后面边追边喊抢劫,想来那物件就是玉佩了。”其他几个路人也纷纷点头称是。
王二麻子一听,急得满脸通红,大声争辩道:“大人,他们肯定看错了,小的当时只是和这胖子起了些争执,不小心碰了他一下,根本没抢他东西。这胖子肯定是想讹诈小的!”
包拯沉思片刻,又问胖子:“你这玉佩可有什么独特之处?”胖子连忙说道:“大人,这玉佩乃是羊脂白玉所制,通透温润,上面刻着我家先辈的名号,乃是独一无二的。”
包拯转头对公孙策说道:“公孙先生,你且去查看一下王二麻子身上可有玉佩。”
公孙策领命,走到王二麻子身边,上下摸索一番,从王二麻子怀里掏出一块玉佩。胖子一见,急忙喊道:“大人,这就是小的那块玉佩!”
公孙策将玉佩呈到包拯面前,包拯仔细端详,只见这玉佩果然如胖子所说,羊脂白玉质地,温润细腻,上面刻有字迹。
包拯心中却有些疑惑,若王二麻子真是抢了玉佩,为何不赶紧藏起来或者卖掉,还敢带在身上?
包拯又问王二麻子:“你这玉佩从何而来?”王二麻子哭丧着脸说:“大人呐,这玉佩是小的昨日在路边捡的。小的虽然不务正业,但也想着说不定失主会来找,就一直带在身上,没想到今日这胖子非说是他的,小的真是冤枉啊!”
包拯心想,这案子似乎没那么简单。他看了看手中的玉佩,又看了看王二麻子和胖子,心中有了主意。
包拯说道:“这玉佩究竟是谁的,一时难以定夺。这样吧,这玉佩暂且留在本府,你们二人也先回去。待本府仔细调查清楚,再做定夺。”说罢,便吩咐衙役将王二麻子和胖子带出堂去。(未完待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