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妥协(2/2)
第二道,打开临安西门,并派军队在城外架火施粥。
城外士子闻讯欢声雷动,儒冠扔了满天!
少了这些读书识字人的居中串联,那几万明州难民顿时群龙无首,纷纷向城西聚集,毕竟吃饱肚子才是第一位的,前两天暗中发放食物的那些家伙也不见了啊!
围城人群一走,岳飞立即重新启程,率军自城东绕行,继续奔向东南。
可等他过秀州、进入明州地界后,只看到了遍地的尸体和残破的村庄,哪里还有海寇的踪影?
一路急行军赶至鄮县城,只见城门大开,城内浓烟处处,偶尔可见火光,幸存的百姓哭嚎连连,同样未能发现敌踪。
找到几个百姓一问,原来那些海寇几个时辰前已经登船扬帆了,临走前还最后又抢了一把!
消息传回临安,还不等武从文龙颜震怒,朝堂上便再起风波。
武从文只是临时南下,又不是迁都,汴梁的行政班子自然不可能全部跟随。
可日常朝政一天也不能停,尤其是那些必须皇帝亲自处理的大事,比如新军的筹备。
华夏三年六月二十。
又是那个年逾八旬的刘吾醒,以他为首的四十七位江南重臣联名上书,恳请朝廷筹建新军,员额十万,以防东南海寇,名曰“备倭军”。
武从文未置可否,拂袖退朝。
他占领江南之后,除了均田,另一大举措就是裁汰冗军。
之前四朝并立,各方或为自保、或为扩张,都在大肆扩充军队,最弱的隆武朝廷,以小小的闽越之地就拥兵二十万。
虽然战斗力拉胯到了极点,花费却一点儿不少,几乎耗光了财政!
经过数年战乱,大武朝初立、国家初定,武从文自然要裁汰冗军,既为消除隐患,也为充实生产人口。
江南最终只保留了六万正规野战军,其中两万随岳飞坐镇江宁,两万由张宪统帅驻守峡州【今湖北宜昌】,剩余两万分驻临安、福州【即今福建福州】、洪州【今江西南昌】、潭州【今湖南长沙】。
另有各地二线守备厢军五万,按城池大小、战略地位不同人数不等,多则三五百,少则二三十。
这也是海寇能够屡屡得手的一个重要原因----各地守军兵力严重不足。
注意,以上内容可不是小的胡编乱造的,据《宋史·兵志》、《宋会要辑稿·兵》等史料记载,长江以南除巴蜀地区,共有具备防御功能的城池或据点450--600座,其中还包含了100--150处羁縻地区的军事寨堡。
而江南地区因为承平日久,地方厢军的数量远远少于北方,每一处的厢军数量也就那么多,还都是半兵半民的,主要承担劳役、治安等辅助任务。
北宋的冗兵问题主要存在于禁军体系,每每拿招兵当赈灾和平叛手段使,造成数量最巅峰时高达82.6万人【宋仁宗庆历年间】,这也是《水浒传》等话本里“八十万禁军”的由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吾醒等人的建议的确很有道理,现有兵力不足以抵御动辄上万的海寇嘛!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刘吾醒的身份,二是那群海寇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