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 第318章 儿童文学的本质

第318章 儿童文学的本质(2/2)

目录

“啪啪啪!”

话音刚刚落,稀稀落落的掌声在礼堂中回响着。

安塞尔教授感受中掌声的热情,视线扫过台下的人群。

最终在靠窗户的一侧,锁定一个坐在窗户边的年轻人。

程开颜正在和一个年轻的女士坐在一起,看起来关系十分不错。

程开颜察觉到目光,也抬头看了过来。

二人相对而视,各自点头,表达着尊重与敬意。

这时,今天身份是女主持人的蒋婷宣布道:

“有请北京师范大学学者程开颜先生上台!”

她冷淡的声线在礼堂里回响。

“啪啪啪!”

掌声更激烈了,因为这两天关于宾大安塞尔教授与著名大作家程开颜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

很多人来这儿,就是为了凑这个热闹。

看看是不是真像报纸上说的那样。

“一开场就是小程老师啊!看来真像外面传的那样,教授是因为小程老师这才开办这场交流会的!”

“先前我还觉得程开颜老师的作品就是虚名太大,现在看来不是这样,就连美国佬都看中他!”

“可不是吗,太有面儿了,蒋教授今天是主持人啊,真漂亮!”

“切!挟洋自重罢了!”

有人酸溜溜的嘀咕道。

“来了来了。”

“要上台了。”

不少人连忙转头看去,脖子拧疼了也不在乎。

只见过道上走来一个穿着黑色呢子大衣,脖子间系着黑色围巾的青年人,不急不慢的朝着台上走来。

“大家好,我是程开颜。”

程开颜走到台上,凑到线圈喇叭前,语气平静。

“程先生,安塞尔教授请吧。”

蒋婷向二人微微点头,摊开白嫩的手心指向身后。

舞台上,放置着一张茶几,三张沙发。

三人依次落座。

蒋婷坐中间,她应邀担任本次的主持人兼英语翻译。

很快交流会开始了,整个礼堂都安静下来。

首先由教授发言,再由主持人蒋婷翻译。

“长久以来,中国儿童文学都是美国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对象。

在很多学者看来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缺少浪漫、幻想气质,其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和目的是为zz任务服务。

似乎并不存在天真可爱,活泼纯真的儿童形象,经常能看到儿童小英雄化,士兵化的形象。

这相当罕见,但并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从程开颜先生的作品中来看,这一现象似乎正在慢慢发生改变,中国的儿童文学开始重新回归儿童本位。”

安塞尔教授此时顿了顿,随后笑着说道:“这也涉及到我和程先生今天的论题——儿童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面对而坐的程开颜挑了挑眉。

台下的观众们也专注起来。

这个话题就有点大。

“大家一定在想这个话题不好讨论,太宽泛。

先不谈这个,我讲讲我这大半年的研究——

儿童虚构论。

即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是不真实、是虚假的,是被成人作者创造出来的。”

此言一出,台下有些见地的学者,纷纷陷入思考。

“但昨天程开颜先生的话让我有了新的看法,程先生说:可能童话之所以被创作出来,是因为成年人对童年的一种回忆。”

说到这里,教授看向对面程开颜。

这下台下的叶圣陶,陈伯吹等人也意识到教授为什么要提这个了。

虚构的儿童,创作原因……

都纷纷指向儿童文学的本质。

后者点点头,“我的确说过。”

“所以我认为不止儿童是虚假的,就连儿童文学本身都是虚假!”

安塞尔教授扫过舞台上的两人,又看向舞台下的观众,掷地有声的宣布道。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儿童文学都是虚假的!”

“儿童文学不是儿童文学,那是什么”

不少学者面露错愕。

“好家伙!听了一场讲座,我们研究这么多年的儿童文学直接不存在了。”

也有人眼神冷冽,出言讽刺。

“程先生如何看待”

教授面露期待的看向程开颜。

坐在中间的蒋婷与台下的观众们,此时也好奇的看去。

一时间礼堂中气氛师范寂静,大家都等待程开颜的回答。

但程开颜低头沉思,不做言语。

看的蒋婷有些皱眉,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时间悄然流逝,终于他忽然抬起头,笑着说道:

“教授您口中所谓的儿童文学是虚假的,其实并不准确。

我更愿意这样来描述:儿童文学,其实并不是真正为儿童所写。”

教授听见这话,眼睛亮了起来。

台下的学者们也纷纷讨论起来。

“这话说的对也不对,有些作品是成年人写给自己,但也不是没有写给儿童。”

陈伯吹摇摇头表达看法。

“开颜的意思是儿童文学本质是不服务于儿童,服务的是成年人,服务于成人的情绪,欲望,以及对儿童的控制。”

叶圣陶思索片刻,看明白了自家学生想表达的事情。

很快,程开颜等大家消化完,就继续开口:

“在我看来,它的本质是其实是成人对童年这一社会概念的虚构。

成人通过儿童文学建构了一个个纯真、无邪、理想化的童年形象,实则是成人的内心情绪、欲望……的心理投射。

就像如彼得潘的“永不长”是成人对“童年永恒化”的幻想,但现实中儿童必须成长,这种幻想本质上是成人对时间的抗拒。

……

每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都隐藏着成人对纯真、控制与自我救赎的幻想。

向儿童单方面暴力灌输他们理想化的儿童形象,其实与真实的儿童十分割裂。

或许这就是儿童文学的悖论:既宣称“为了儿童”而创作,却永远无法真正抵达儿童内心。”

话音落下。

安塞尔教授,蒋婷乃至于许多学者都面露震惊之色。

因为程开颜的这番言论,相当于挑战儿童文学纯真性的神话。

“啪啪啪!”

教授目光灼灼的看着程开颜,率先鼓起掌来。

紧接着,整个礼堂都爆发出巨大的掌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