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8 章 突然(1/2)
翌日,早朝。
殿内气氛肃穆,百官垂首静立。
景熙帝高坐龙椅,神色威严,眼中却带一丝愉悦。
他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众臣,尤其在裴明绪身上略作停留。
裴明绪今日换上亲王朝服,立于前列,身姿挺拔,渊渟岳峙,不见丝毫昨日戎装的杀伐之气,唯余皇室贵胄的雍容与沉稳。
景熙帝收回目光,不待众臣启奏政务,直接看向了身侧的李德海,吩咐道:“李德海,宣旨。”
李德海躬身应诺,自身后小太监端着托盘上取来一卷明黄圣旨,朝前一步。
他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五子燕王裴明绪,性行敦厚,文武兼备,勘平北疆,功在社稷……”
殿中百官屏息凝神,竖耳倾听。
“……深肖朕躬,仁孝勇毅,兹特册封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钦此。”
宣读声落,殿内霎时一片死寂。
无数道目光,震惊、探究、了然、复杂……齐刷刷地射向裴明绪。
虽说早有预感,燕王燕王战功赫赫,德才兼备,如今又是嫡出皇子,如今储位非他莫属。
但谁也没想到,陛下竟如此雷厉风行!
昨日刚刚献俘,今日早朝,便直接下旨册立太子,事先却未有丝毫风声传出!
突然得让人措手不及!
然而,短暂的震惊过后,大多数臣子心中又涌起一股“理所应当”之感。
放眼当今诸位皇子,论军功,无人能及燕王;论才干,燕王理政燕北,井井有条;论德行,燕王爱民如子,深得人心。
这太子之位,舍他其谁?
钱方立于班列之中,神色平静,没有丝毫讶异之色。他瞧见同僚望向燕王的各色目光,反而有淡淡得色。
毕竟陛下此前可是曾是询问过他的!
裴明绪自队列中走出,撩袍跪倒。
“儿臣诚惶诚恐,恭聆圣谕!定当夙夜兢惕,恪守臣节,奉圣训以安宗社,效忠孝以报君亲!”
景熙帝望着下方跪拜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
“起来吧。”
裴明绪起身后,众臣正待上前,依礼恭贺新晋太子。
然而,未等他们开口,李德海又从托盘上取来另一卷圣旨!
众人心中又是一咯噔,还有?
李德海再次展开,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嫡长子裴玄璋,聪慧敏睿,稚齿克恭,性禀温纯……”
听到“裴玄璋”三字,不少人已经隐隐感觉不妙。
“……肖朕类祖,甚得朕心,特册封为皇太孙,钦此。”
皇、皇太孙?!
这道旨意,比方才立太子的那道,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
立燕王为太子,是众望所归,虽突然,却在情理之中。
那这立刻就册立一个年仅几岁的小娃娃为皇太孙,将下下任的继承人都直接定下,这未免也太儿戏了!
简直闻所未闻!
那些家中适龄女儿、孙女,原还指望着将来送入东宫,谋个太子侧妃之位的勋贵大臣们,此刻脸色骤变!
皇太孙已定,还是陛下金口玉言亲自册封,那皇太孙的地位稳如泰山!
日后就算太子殿下登基,也动摇不了这位皇太孙分毫!
他们再送女儿、孙女进东宫,还有什么意义?
去给这位皇太孙的生母——未来的皇后宋氏做陪衬吗?
情急之下,不少人也顾不上体统,也顾不上是否会触怒龙颜。
“陛下!三思啊!”
一位老臣率先出列,跪倒在地,声音急切,“册立皇太孙,事关国本传承,兹事体大!皇孙殿下年岁尚幼,此时册封,是否过于仓促?”
“是啊陛下!”立刻有人附和,“历朝历代,少有太子与太孙同立之先例,恐引朝野议论,请陛下三思!”
“皇孙殿下聪慧,臣等亦有所闻,然其毕竟年幼,德行才能尚未彰显,当以教养为先,册封之事,可待其及冠之后再议!”
“是啊陛下,请三思!”
一时间,殿中跪倒一片,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他们言辞恳切,引经据典,核心意思却只有一个——反对立刻册封皇太孙。
裴明绪立于百官之前,面色一点点沉了下来,眼底渐渐漫上寒意。
他目光缓缓扫过下方跪地谏言的臣子们。
一张张老脸或涕泪交加,或痛心疾首,仿佛册立珩儿为皇太孙,便是动摇国本,毁弃祖宗基业的滔天大祸。
这些人中,有多少人是如他们口中所说,为了国本而出言反对?
怕是没有几个,更多是为了自已的私心!
这些人可还记得?珩儿乃他嫡长子,依着宗法祖制,他日珩儿便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眼下父皇不过是提前册封珩儿,他们这般反对,不过是不愿珩儿将来太子之位固若金汤,让他们无可乘之机。
惦记着将自家女儿、孙女送进东宫,图谋以后的从龙之功,也要看自已给不给他们机会!
裴明绪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
很好。
真的很好。
今日这殿上的这些慷慨激昂的每一张脸,每一个名字,他都记下了。
来日方长。
御座之上,景熙帝面沉如水,冷冷地注视着殿下跪倒一片的臣工。
看着他们一个个唾沫横飞,急红了眼,几乎要将朝靴顿碎,仿佛下一刻便要撞死在这大殿的盘龙柱上,以证其逆耳忠言。
他轻轻叩击着龙椅扶手,一言不发,任由众人谏言。
珩儿是明绪的嫡长子,亦是他的嫡孙!
按宗法祖制,册珩儿为皇太孙,有何不可?!
这些老东西,不过是怕将来珩儿地位稳固,没了他们钻营的空子罢了!
就在鼎沸的喧嚣几乎要掀翻殿顶之际,景熙帝忽然开口了。
“珩儿,”他朗声唤道:“出来,到祖父这里来。”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刚刚还声嘶力竭的臣子们,此刻都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顿时息了声。
所有人皆愕然抬头,难以置信地望向那高高在上的御座。
珩儿?
哪个珩儿?
难道是……刚刚被册封为皇太孙的那位小皇孙?!
他怎么会在这里?!
朝堂重地,天子御座之侧,岂容一个稚童藏身旁听?!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御座后方那绘着江山社稷图的巨大紫檀木雕龙屏风旁。
慢悠悠地转出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那孩子约莫四五岁的年纪,穿着一身簇新的杏黄色常服,生得粉雕玉琢。
他迈着小短腿,一步步,沉稳地朝着御座而去。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