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449章 《狂宴之后》

第449章 《狂宴之后》(2/2)

目录

但是得奖的当日,莫言便遭受了“空前猛烈的袭击”。

这边就不讨论这部作品了,只说这件事。

因为《丰乳肥臀》内容的敏感,当即被盖上了一堆罪名,莫言还因此受到很多老作家写告密信的中伤。

自此事件以后,莫言沉寂四五年,并基本在文坛消失。

“小余,来这么早啊!”

文化馆的同仁给余华打声招呼。

余华看了眼手表指针指在十一点半,“哈哈,不早了。”

对方竖起个大拇指,“不愧是在京城改过稿的,就是比我们这些小县城里的勤奋,那啥,你来的刚好,这有一份这个月的《文艺报》,你帮忙选出几篇质量高的供大家学习。”

“成。”

“千万别累着,这个月能给我就行。”

“.”

余华拿着《文艺报》在自己的位子坐下,先是倒了杯茶水,悠悠哉哉的喝个一口。

虽说海盐不如京城,但这份工作,倒真是他梦寐以求的。

铺开这个月的《文艺报》,余华扫一眼,马上看到醒目的《你别无选择》。

“还在批”

余华扫了一眼,这篇文章名为《狂宴之后——读‘你别无选择’》

文章一开篇便提出此前大量评论文章的错误性,而后又提出江弦在文学馆开馆典礼上对小说进行的作者角度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你别无选择》这篇小说思想上的深刻性与积极性。

“.回归到小说的题目。

小说中的人物并不像贾教授所设想的那样‘别无选择’,而是都在选择自己的道路。

这是一场青春的狂宴,有成功也有失败,森森的不获认可,直到最后他的获奖作品给人以无限的冲击:

‘远古的质朴和神秘感,生命在自然中显现出无限的活力与力量。好象一道道质朴粗犷的旋律在重峦迭嶂中穿行扭动、膨胀。’

这段文字算得上是全篇最优美、细心雕琢过的一段,就如狂宴之后的宁静,是一种人性的回归。

音乐最终要回到人性,森森的音乐有一种强烈的共鸣和冲击力,正是要表达人性的主题,更是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我们可以自己作出选择,并且,选择我们想要的那些。”

《你别无选择》发表一个月有余,关注者众多,余华上个月也看到了各类报纸、杂刊上一些关于小说的评论,但这次的评论透露着一种不同寻常。

首先是文章的作者阎纲,这位作家,也是老资格的文艺工作者,此前历任《文艺报》《人民文学》,在国内文学评论界享誉盛名,并且已有消息他即将调任文化部。

这位的地位导致他的任何文字都代表着一份权威的认可与肯定。

其次便是这篇评论发表的刊物《文艺报》,作为我国文艺领域最知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刊物,《文艺报》的地位毋庸置疑。

《狂宴之后——读‘你别无选择’》这篇文章能够登上《文艺报》,说明主流文学界,尤其是官方组织认可了这篇文章的观点与角度。

上个月,《你别无选择》刚刚发表的时候,《文艺报》上还在对这篇小说进行大面积的批判,这份来自权威的批判的舆论使得文学界都噤若寒蝉,任何人都没有能力站出来为《你别无选择》这篇小说正名。

但这个月,同样是《文艺报》,竟然能在这份报纸上看到对《你别无选择》的重新解析与肯定。

这无疑透露着官方的一份态度。

此外,《文艺报》能允许这样的文章发行在刊物上,这绝对是给足了《你别无选择》这篇小说以及江弦面子。

《文艺报》发表这篇文章,和否定自己并无区别。

让官方刊物认错。

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极难的事情,更别提这份刊物是堂堂《文艺报》了。

因此,余华心中震撼之余,又赶忙看了一下报纸上的其他评论文章。

果然又在其他版块上找到好几篇《你别无选择》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的风向齐刷刷都是肯定。

且这些评论的作者,不乏在学界知名的评论家,李陀、雷达甚至连《人民文学》的主编王濛同志都亲自撰文,称:

《你别无选择》这篇小说为新时期文学提供了可以与世界“先进”文学进行对话的可能性!

“反转了!”

“这下真反转了!”

余华发自内心为江弦感到高兴,也为《你别无选择》这篇小说感到高兴。

他当然读过这篇小说,毫无疑问是一部天才之作。

当然,余华激动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现代派”或者说“先锋派”这一类在中国文学界并无生存土壤的作品,正式的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肯定。

这是一个信号。

就如同小g村的事迹被报道出来一样。

这篇小说的被肯定,代表着一度因某些事情被压抑的“现代主义”,终于能重新浮出水面,成为今后文学思潮演进的动力机制!

这于文学界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余华作为一个先锋派的作家,甚至眼眶都渐渐湿热起来。

“江弦给我们开创了一个自由写作的新时代!”

“伟大的江弦同志!”

“伟大的江弦同志!谢谢你!”

京城。

“陛下,贫僧的大乘佛法可够精妙”

“嗯啊.”

一场鱼水之欢过后,朱琳理了理头发,满目娇嗔的瞪一眼江弦。

“陪你试戏,能试到床上啊!你个东土大唐来的唐僧,真是胆大妄为!”

“罪过罪过。”

江弦有模有样的掐了掐佛珠。

越融入唐僧这个角色,他就越觉得唐僧这个和尚伟大。

忍不住。

根本忍不住。

一见到朱琳那千娇百媚的模样,他就要从金蝉子化身狼人模样。

“不演了。”朱琳推开他,去哄哭了半天的小小陛下。

江弦孤身进到书房写字。

写字嘛,平心静气。

“主编!”

“主编!”

正写着,朱伟冒冒失失的闯进来。

江弦不满的瞪一眼他,“怎么回事连气都沉不住。”

“你看这个!”

朱伟二话不说,一份报纸拍在江弦面前。

江弦瞥了一眼。

这是一份《人民x报》。

而在其上一块很显眼的版块,发表着一篇关于《你别无选择》的简介。

它评价道:

“这部小说的主题揭示了告别一己私利,融小我于人民的事业中,是对文艺教育中的陈规的反抗。”

江弦淡定不了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