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 第268章 铝

第268章 铝(2/2)

目录

此时的缅甸还没有发现大型的铝土矿场,铝的来源还主要依靠从苏联进口。

另外跟中国方面展开了全面合作后,他们已经答应每个月提供1.2万吨铝锭给缅甸。

这个量是中国方面目前的极限了,为此还不得不缩减了民用铝制品的生产。

因为铝的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但是一直到17世纪才被科学家提炼出来。

因为铝在自然界中都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而铝要提炼成单质,在没有降低熔点冰晶石的情况下,需要极高的温度(2000多摄氏度)。

因此18世纪的法国,拿破仑在宫廷里宴请宾客时,他自己用铝制餐具,而宾客们用黄金和白银餐具,可见当时铝是多么的难得。

不过到了19世纪,美国科学家霍尔-埃鲁特发现了冰晶石(naalf)能显著降低氧化铝的熔点,从此铝的生产难度大大降低,成本也渐渐的可以被平民百姓所接受。

但是对于一般的工业国来说,电解铝工业还是一个能耗非常大的产业,一般都是只维持最小规模的工厂,满足国内的基本需求,其他的还是从苏联和美国这种工业大国进口。

铝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工业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氧化铝(alo)的提炼和电解铝(金属铝的制备)。

氧化铝的提炼以拜耳法为主。

第一步是将铝土矿(主要含alo)粉碎至细颗粒。

第二步是用浓naoh溶液溶解铝土矿中的氧化铝,生成铝酸钠溶液。

接下来就是沉降分离,去除不溶杂质(赤泥,含feo、sio等)。

去除杂质后的溶液要降温并加入晶种,析出氢氧化铝(al)。

最后高温煅烧氢氧化铝,得到氧化铝(alo)。

经过以上步骤提纯的氧化铝,就可以用来电解生产单质铝了。

将氧化铝溶解在熔融冰晶石(naalf)中,形成导电电解质。

接着将直流电通过电解槽,在阴极析出液态铝,阳极释放。

在阴极附近,要定期抽出铝液,这些铝液经过模具降温,就铸造成了铝锭。

以上步骤中,电解那步耗电量极大,每生产1吨铝锭,需要消耗约1.3万至1.5万度电。

换算一下,电解步骤,每制造1公斤铝,需要消耗13到15度电。

这是一个极大的数字,此时国内的普通家庭,一个月可能才用10度电,还不够制造1公斤铝的。

除了制造过程耗电量大,铝矿资源分布不均匀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铝矿特别是富矿(含alo40%-60%)在全球的分布非常集中,主要产地为澳大利亚、几内亚、中国,苏联。

所以其他国家的铝生产因为缺乏富矿,生产成本也比那几个工业大国高很多。

中国方面虽然有富矿,但是发电能力却非常差。

到了1985年,总发电量才4200亿千瓦时,是美国的9%(美国同年发电量约4.6万亿千瓦时)。

因此这么点发电量,电解铝工业的规模就非常小了。

王建昆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才不断的推动跟国内合作建设大型核电站。

一方面通过输出这种高科技装备,缓解贸易逆差。

另一方面,也为国内的电力发展提供助力。

间接的为缅甸的铝供应提供了安全保障。

此时苏联的铝出口虽然还在正常进行,但是王建昆根据全球各地传来的情报,知道苏联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

自从戈总上台后,亲西方的势力就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当然这也跟苏联自身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不得不开始与欧美缓和关系,希望能换取喘息的时间。

而美国为首的北约却开始了不断的施压,把粮食当做武器,逼迫苏联方面不断的让步。

据秘密渠道得知,苏联方面已经决定按照美国金融专家的方法,对苏联经济进行全面改革。

可明眼人一看这些方法,就知道这是一剂毒药,不喝还能多活一些时间,喝了,用不了多久就要毒发身亡的。

但是戈总为首的苏联高层却视而不见,对反对者重拳出击。

所以王建昆判断,苏联方面还能维持国内的工业生产最多两年,到了1989年,他们国内的各条产业链就会因为新的经济和金融政策而崩溃的。

因此缅甸方面一边不断加大从苏联方面进口铝锭的规模,一边在实兑港开始一个大型的电解铝生产基地的建设。

相应的铝土矿从中国,澳大利亚以及几内亚进口。

从3个地方都进口,也是为了分摊风险。

中国方面的产能受到采矿工业落后的制约,运输能力也不够,所以即使国内有很多富矿,却很难大规模出口。

澳大利亚的富矿受到美国和英国的双重影响,缅甸现在的情况,很可能受到英美的特别关注,给澳大利亚的铝土矿出口设置障碍。

几内亚地处非洲西部,政局不稳,又有法国这个死对头,要保持稳定供应比较困难。

所以必须3地都进行采购,即使超出电解铝工厂的产能,也要持续的进口。

铝土矿的堆放只需要普通的堆场,也不会因为时间长了品质发生变化。

王建昆此前倒是想过用超能力在缅北的山区,持续的提炼一些铝。

但是后面算了一下,即使每天都抽出时间来,也赶不上缅甸今后的用铝量。

因为除了火箭制造每个月需要几千吨铝,高速铁路列车的制造,各种电器产品,摩托车,越野车等,都在消耗铝。

另外常规的高压输电网也正在缅甸中央大平原上铺设,需要的铝用量也是超级大。

所以多番考虑,还是决定一边建立铝生产工业,一边通过技术输出,加快国内电解铝工业的发展。

好在此时美苏两国还没有意识到铝这种金属是缅甸对外依赖性极强的产品。

如果得知,铝这种普普通通的元素,很可能就会被美苏等国当做遏制缅甸发展的武器。

而就在美苏等国调动力量,加强对缅甸的情报能力的时候,缅甸的军用大型固体燃料火箭也完成的制造工作,即将开展发射试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