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69章 浩浩天下大势

第369章 浩浩天下大势(2/2)

目录

又如何敌得过明军主力的全力一击?

战局简直是一边倒的虐菜。

在李靖的坐镇指挥下,朔州北城门立刻被踏破。

武装到牙齿的骑兵,驾驭着同样披挂着厚实明铠的坐骑,如钢铁洪流一般涌入朔州城。

百姓四散奔逃,街道上到处倒卧着身披唐甲的尸体。

大局已定。

“结束了么?没想到竟是如此不堪的结局……”

程知节心中充满了悲壮。

“将军,我们快从南门后撤吧!”副将苦苦相劝。

程知节双眼通红:

“我让士兵上去送死,我怎么能自己苟活?”

老将军这是要殉国啊!

副将急中生智,立刻痛哭流涕地抱住程将军,大喊道:

“将军一死了之是简单了,可陛下失了支撑的立柱可怎么办啊!”

陛下……这说到了程知节的心坎里,他迟疑了一下。

副将继续苦苦劝道:

“战争还没有结束,不如我们先撤回晋州,襄助太上皇陛下继续抵御明贼?”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程知节。

他的情绪平缓了下来,但布满血丝的双眼更为通红。

“是啊,继续抵御明贼……

“朔州城虽然失守,但是作为城市本身,也可以给明贼添一些麻烦,不是吗?”

副将眼皮子一跳。

他不知道他说的哪一点启发了程老将军。

但他知道,这个“启发”可能不大妙……

…………

“启禀将军,敌军主将携残兵,从南门出逃了。”

传令向侯君集禀告。

朔州城之战由老侯统领,老帅李靖因为年纪偏大、行路较慢,暂时在后方坐镇。

“啧,程咬金终究是一介山贼。口号喊得热血,忽悠士兵送死,自己倒是开溜得痛快。”

侯君集不屑地撇撇嘴。

此次攻占朔州,顺利得超出了他的预期——唐军虽然问题很多,但毕竟还是唐军啊,而且攻城战一直是作战的难点。

能这么轻易地就攻下一座城……

明军的基层战斗力,真是让他欢喜。

即使他已经指挥这支部队一年多了,但仍然常用常新,充满了惊喜。

“甚至比陛下定下的进度都提前了两天。这两天可以做很多事情啊。”侯君集满意地抚着胡须。

李道宗担任他的副手,提醒道:

“陛下给此战定下的方略是南北对进,要协同进攻,我方不可擅自冒进。”

“我知道。”侯君集不耐烦道:

“我的意思是,不如趁这两天时间,让士兵先休整放松一番。兄弟们打仗也很辛苦,该有酬劳……”

“军队的纪律不能松懈,绝对不准纵兵劫掠。”李道宗冷着脸说。

侯君集嘴角抽搐:

“……朔州是我大明领土,我怎么会劫掠?在你眼里,我是这种人吗?”

李道宗冷冷地点头:

“没错。”

侯君集:“……传令。”

传令兵:“在。”

侯君集:“传我的命令,军队驻扎朔州期间,应注意纪律,对百姓秋毫无犯,恢复城中秩序。”

传令兵:“是!”

做完安排,老侯把一张臭脸转向老李:

“这下你满意了?”

李道宗点点头:

“满意了。”

“切。”

大战在即,两位将领的心情倒是轻松得很。

在他们眼里,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

朔州的光速沦陷,很难让他们提起警惕,回忆一下李明和李靖的警告。

他们满脑子都在盘算着如何利用争取到的两天假期,好好休整部队,以最雄壮的精神完成会师……

这时眼角瞥见,朔州城的某一个角落,似乎亮起了橘色的火光。

“报!将军,唐军残兵在城里各处纵火!”

啧,果然不能太闲,事情马上就找上门来了……侯君集擦擦牙花。

城里着火,对明军的影响倒是不大。

因为他们的后勤十分通畅,并不依靠这儿吃饭。

大不了把部队往城外一撤,睡帐篷便是。

“但是,朔州的百姓不能不管啊。”李道宗忧虑道。

侯君集也觉得脑壳疼。

老侯固然不是什么大善人,但是大明及其军队是有“偶像包袱”的。

为了不给李明陛下“爱民如子”的光辉形象抹黑,侯君集也只能收敛脾性,端起来了。

“杀千刀的瓦岗匪类,果然就只会干些放火的勾当……救火,安置灾民!”

…………

朔州春季干燥,导致火势连绵不断。

明军结结实实忙活了两天两夜,把攻城战速战速决打出来的“假期”都给贴上了,才算勉强控制住了火势。

“奶奶的,天杀的程咬金,天杀的瓦岗匪类……”

侯君集气得直呲牙。

休整两天比打仗还累,也是没谁了。

“假期”泡汤倒还在其次。

如果因此影响了士兵的作战状态、导致李明陛下扫清六合的最后一战收官得不完美,那才是耽误了大事!

“君集,和陛下约定进军的时间到了!”李道宗提醒道,两只眼眶都是黑的,不知是被烟熏的还是熬夜指挥救火熬的。

“切,知道!”

侯君集烦躁地应了一声。

明军刚完成了两天两夜的救火工作,又立刻连轴转地奔赴战场。

“谢谢,感谢大明天兵!”

朔州官民夹道欢送。

比起明军第一次占领此地时,百姓的拥戴要热情得多。

即使城中的粮食大多被唐军搜刮,送往了晋州。

但他们仍然将窖藏起来的粮食取出,箪食壶浆以谢王师。

“不必不必,我军不缺吃的,你们还是管好自己吧,瞧你们饿的……”

侯君集艰难地拒绝着朔州大妈的投喂。

李道宗只觉好笑:

“没想到侯将军如此爱民如子,清廉刚正,坚决不取百姓一分一毫啊。”

从不劫掠侯君集脸色一黑。

他觉得老伙计在内涵他,但他没有证据。

算了,内涵就内涵吧。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那个洗劫高昌的大贪污犯了。

他是大唐、大明两个超级王朝的开国功臣!

是的,他认为大唐已经成了过去式,大明已经完成了开国。

看看,民众竭诚欢迎大明天兵的景象,仿佛他和其他诸将的想象成真了一样。

天命在我!

战争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武装游行至晋州城下,宣布胜利而已。

大势所趋,谁能阻挡!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