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壮士去兮(2/2)
事实也正如夏逸的判断——将至正午之时,这条依山而建的平道已隐现下往之势,而一座坐落于山脚下的村落也隐隐出现在三人的视野中。
“想来那处便是鹿林村了。”
无得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只觉得自己一身筋骨已被一夜的寒风吹去三斤,此刻只想好好吃一顿素斋,然后找一张温床大睡半日。
“……”
夏逸默然半晌,忽然说道:“我们现在就下山,然后直奔邺城。”
无得面色一紧,脱口道:“为何?我们赶了大半日路程,你却片刻功夫也不带歇的?”
夏逸看着他,反问道:“在我们出发之前,师兄是不是说过大单于正调动河北之地的匈奴军,最多不过半个月便要南渡黄河?”
无得点了点头:“书呆子是说过这番话。”
夏逸道:“我们出发至今已过四日,而我们由此地前往邺城仍需五日功夫,也就是说当我们抵达邺城时已用了足足九日,是不是?”
无得还是点头:“不错。”
夏逸道:“抵达邺城和抵达邺城外的千舸坊,再潜入大单于的船队毕竟是两回事,即便蔡家早已在船厂安排好内应,又有谁能保证他们可以立即安排我们潜入船队?
再假设如果师兄的预判出现了错误,大单于提前发兵了又该怎么办?”
无得的表情变了变,说不出话了。
夏逸道:“你现在还有没有问题?”
无得道:“没有。”
夏逸道:“既然没有问题了,我们是不是该继续上路了?”
无得一脸痛苦地叹了一口气:“该!太该了!”
眼见无得与王佳杰都无异议,夏逸轻笑一声,当即策马前驱,但心里却是没来由地感到不安。
也不知是何缘故,直觉告诉他——他们三人应该尽快赶往邺城,不可在鹿林村多做停留。
是的,直觉。
救了他无数次的直觉。
夏逸没有将他心底的不祥预感告诉王佳杰与无得,因为那本就是一种毫无来由、常人无法理解的不可述之物。
随着三人下山、绕过鹿林村、继续东进,夏逸心中的不安愈发凝重。
未过两日,他终于知道那不安之感的来由——一条尚且算得上宽阔的林路上,居然出现了大片马蹄踏过以及车轮压过的痕迹,除此之外还有密密麻麻的脚印。
令人深思的是,这些印迹的方向都是统一向西。
“这些脚印……难道是商队?”
无得眉头微皱,有些摸不着头脑,“可是此路朝西直通太行山,哪有商队会去太行山的?”
此话不假,河北之地的商队若要前往山西贸易,行进路线皆是南下坐船、渡过黄河之后再一路向西,从来没有商队尝试过翻越艰险的太行山。
看着夏逸愈发凝重的表情,王佳杰凝声道:“夏大哥若是放心不下,不如由我追着这队足迹去探究竟,而你俩则继续赶往邺城,莫要因此误了时日。”
夏逸迟疑道:“你……”
王佳杰道:“夏大哥也知道我的骑术与轻功,赶路本就是我的看家本领之一,我们三人之中也只有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往返一趟。”
顿了顿,他又“嘿”地笑道:“我可不是小瞧夏大哥与和尚的骑术!只是实话实说,我就是落后你们一日脚程,也有把握在你们之前赶到邺城!”
夏逸失笑道:“好小子!有你这句话,我就是操着一万个心也该放下了!”
王佳杰哈哈笑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去了!只要我确定此队人马的来历后,就立即原路返回与你们汇合!”
“好,速去速回!”
王佳杰所言非虚,在抛下了夏逸与无得这两个“包袱”之后,他简直就是人马合一,只见他快马一鞭,即刻就消失在二人的视野之中。
只是望着那渐渐消散的扬尘,夏逸脸上的笑容也跟着慢慢淡去,心中的不安却又是多沉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