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深浅 > 【二十五】

【二十五】(2/2)

目录

农场里的医院只能看个发烧感冒的小病,基本上就是个摆设,不大负责任。看稍微大一点的病都要去北安管局医院。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浅浅到了医院就马上上楼找病房。这里她很熟悉,小舅姥爷走的时候,就是在这个医院里让丧车接走的。

浅浅那一年常常跑医院,背着小舅姥爷上楼下楼,帮他开单子抓药拿药找医生复查,处理人情来往,被逼无奈,送礼求人。别人小小年纪还在家里吃零食打游戏需要父母伺候着做饭洗衣的时候,她已经经历过许多人世沧桑,懂得了如何带老人看病,伺候病患,端茶倒水,把屎把尿,到最后准备丧服和棺材,如何到殡仪馆里请人送丧。全是她跟着建军舅一手操办的。

亲眼见识了一个人的一生是怎么样走到了尽头。

不管多么辛苦,浅浅从来有过任何怨念,这是生活给你的,回报恩情的机会。

病房里一大家子人,见到浅浅都很热情,嘘寒问暖聊了好一阵子。这份热情来源于那些年他们不在的时候,都是浅浅替他们尽了孝。这个家里最好的一点,就是大家都知道感激,感恩别人所有的付出。这是小舅姥姥和小舅姥爷这两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教给他们最宝贵的东西。

舅舅小姨们都指望着浅浅来劝劝病床上这个倔强的老人,她在跟儿子女儿闹脾气。

浅浅微笑,站在病床边上,拉着小舅姥姥的手,说:“小舅姥,你看看你病了,大家都来看你,是不是?”

“那是你不在家陪着我了,要是你在家,他们才不会回来,他们都忙,没时间管我。”人老了,就越发爱闹小孩儿一样的脾气,没道理可讲。

“不是的,建军舅不是说了,让你跟着他们一起去桂林,那边天气好,一年四季如春,最适合养老了,你去了那边腿肯定就好,就不疼了。”

“我不去!我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哈尔滨,南方什么样儿我都不知道,我都是要死了的人了,我死也要死在我自己家里头,不出去讨人嫌!”

小姨一白眼儿,偷偷对浅浅说唇语:“你看看,就是不听说,不讲理!”

小舅姥头发全白了,一口黄牙掉的也差不多了,谁也不可能说重话,浅浅始终是哄着。

“您还年轻着呢,一看就是长寿的人,小时候跟我说好了要活100岁的!可不能骗我呀!我跟您说,那边可好了!那边好多都是咱东北人,大家都往那边发展。那边冬天都可以穿裙子!我以前的同学,他们全部都去南方了,有点能力的,人家都出去了,没人留在建设了。过几天天更冷了,肯定是又要把水管子冻坏,营部根本都没办法住了。”

“那我就回我楼里住。”老人很固执,这么多年一直如此。

“小舅姥,你知道吗,快过年了,南方和北方不一样,北方到了冬天就没什么活儿干了,大家都可以呆在家里等来年。可南方不一样,南方到了什么时候都很忙,年底肯是建军舅和小姨他们最忙的时候,他们都没时间留下来照顾你。如果谁留下来照顾你,那他们的工作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家庭怎么办?对不对?”

小舅姥不说话了,浅浅知道她不是无理取闹,她是怕去了给别人添麻烦,可是不去,更是添麻烦,这个道理要好好讲给她听。老人家心里再怎么样不舒坦,还是最心疼儿女的。

浅浅说:“您看,这一屋子人大老远跑回来,肯定都耽误了不少事儿。我一个没本事的人都还要跟老板请假,何况建军舅和小姨他们自己都是老板,要管理公司和厂子,多少人多少事儿等着呢。您就跟着去看看,说不定去了就养好了,等我去看您,都能跑了呢!还可以去看看可可,您不是做喜欢可可这个大孙子了。去吧,行不行?那边特别好,真的。”

小舅姥握着浅浅的手,她知道这个孩子苦,照顾不了自己了,而且不管多远,都不会放着她不管,还这么苦口婆心的劝她。

浅浅说话办事总是很有分寸和道理,很会劝人,尤其懂老人家的心思。这么一说,小舅姥就全听进去了。点点头答应了。一大家子人总算是放了心。

晚上几个小舅和小姨带着浅浅去吃饭,都知道她现在是一个人在外面,不容易。劝她跟着一起去,跟着他们发展。浅浅拒绝了,一是爸爸病了,她不可能走,要陪着。二是女儿是在北京丢的,不管被人/贩子带去了哪里,她都在北京守着。

小舅姥还要几天才能出院,他们让浅浅先回建设。

人回了家,就要看亲戚,从前对你好过的那是一定要看的,不怎么待见你的也要看,是亲戚都要去露个脸看看。这是小舅姥爷在的时候教给浅浅的,这是做人最基本的人情道理,浅浅从没有忘。

一整天跑来跑去,浅浅觉得有点累,水痘快好了,喉咙还有点干疼。在心里想了一下明天要去看哪些亲戚朋友。回到建设家里,直接在以前常住的屋里躺下了,睡的是电热炕,插上电一会儿就热乎起来,被子就小舅姥自己缝的,有家的味道。

浅浅躺着,看了看手机,没什么消息。

康国深没有再发任何消息。他的朋友圈,停留在好几个月之前,打官司的时候发的声明,盖了公章。他也是个不喜欢发朋友圈的人啊……

像做梦一样,也是差不多一年光景,竟认识了这样一个人。他有最好看的喉结,和最好听的声音。

他读书给你听……他……

浅浅困了,睡了没一会儿,被手机吵醒,竟是秦青浦。

他说:“浅浅,我在建设,在二平家,你现在在哪儿?”

浅浅很惊讶,“你怎么会在二平家?”

“我在沈阳谈生意,碰上了老三,正好二平的忌日快到了,我就顺道把他送回来,过来看看他父母。”

秦青浦不会说,他是看见了浅浅的朋友圈,才联系了在沈阳上班的老三霍彦廷。霍彦廷求他办过几次事,就一直保持着联系没断过。正好他要回家,秦青浦就顺道一起来了。是巧合,也不算是巧合。

“哦,今天有点晚了,我明天才过去。他们还好吗?”

“霍叔叔还好,阿姨病了,在家躺着。老三要把你们以前的房子卖了,还要他们的养老金,要到沈阳买房子买车。今天我在当面他们还吵了一架。”

浅浅听着,叹了口气,“老三不怎么懂事,总是气他们。明天我去看看吧。对了,你晚上住在哪儿呢?”

“住建设宾馆啊。”

对,这是建设最好的宾馆了,秦青浦不可能住别的地方。她沉默了几秒,没有作声。

秦青浦笑着说:“你也不尽尽地主之谊,请我在建设转转吃个夜宵啊!”

“哦,好啊。”浅浅想到她确实是欠了秦青浦许多人情,还没还呢。

“你知道建设的广场吗?我在广场那里等你。要是找不到你就开导航或者问问别人,建设很小的,应该很好找。”

他一口答应,很高兴的样子,“好,我知道了,我马上就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