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小族长的奋斗 > 第21章 不太好吧

第21章 不太好吧(1/2)

目录

翌日,皇宫。

升平公主在含凉殿接见了从北方返京的张恪。

久别重逢,双方难免还是会感觉有些生分的。张恪正要依礼参拜时,杨静姝却抬手阻止了他,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他坐下。张恪眼见周围没人,连个侍候的太监宫女都没有,便拱了拱手,坐了下来。跟着张恪进宫的自然还有小狐狸倾城,他自是知道公主殿下对倾城的喜爱之情的,岂会不带她同来的。本来也想带阿虎一同进宫的,不过终究还是怕唐突了公主殿下,只得作罢。而且小狐狸可是皇帝亲封的“倾城县君”,她要进皇宫没有什么问题。但阿虎却是啥名分都没有的,皇宫的侍卫显然也太不可能随便就将其放进来的。

小狐狸倾城对于升平公主还是很有好感的。毕竟当初在宫中,她可是没少吃人家的好东西。倾城迈步走到公主面前,学着人类用后腿站着,前脚合拢做作揖状,然后用她清脆甜糯的声音道:“倾城拜见公主殿下姐姐。”

升平公主本来笑意吟吟的,忽然听见小狐狸竟然开口说话了,惊得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随即又左右看了一圈,发现确实没有其他人在的。升平公主惊喜之下,急急跨出几步到了小狐狸面前,蹲下来将其抱了起来。小狐狸见状,心下甚是满足,尾巴都翘了起来。张恪对此,暗感好笑,自从倾城开始开口说话后,她就特别喜欢像这样去惊吓一下熟人,并乐此不疲。像是昨天,也一样把师娘给震了一下,让她好不得意。

“公主姐姐,你有没有想我啊?倾城好想你啊!”

升平公主哪里受得了小狐狸的这一发糖衣炮弹的,当然是只能猛点头了。一边更用力地抱着倾城,一边拿脸在小狐狸身上蹭啊蹭的,显然是爱极了她。张恪见状,忍不住偷偷的朝小狐狸挑了挑大拇哥,不得不说,这小家伙还真的是很会讨人欢心啊!难怪自古以来,那些祸国殃民的女子会被叫狐媚子、狐狸精呢,就这个,还真的不能怪那些人意志不坚定的。他就算真的是铁石心肠,也会变成绕指柔的。这还真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

这一人一狐那是好一顿亲热啊!虽然都只是倾城一方在叽叽喳喳的说话,不过升平公主脸上的笑容也始终都没有收起来过。呆愣愣的坐了好一阵子后,张恪终于忍不住“咳咳咳”了三声,提醒她们:旁边可还坐着个人呐!

升平公主闻声抬起头来,见到张恪正含笑看着她们了,方才醒觉过来,自己有些忘乎所以了。她连忙先将小狐狸放下,又将桌子上的一盘瓜果拉到小狐狸面前,看着她一点都不客气的就开始吃了,才含笑站了起来,走到另一张书桌上。在书桌上翻找了几下后,拿出几张纸来,朝张恪递了过去。

张恪接过那几张纸,仔细看了起来。那上面是有关于西南地区此次旱情的各种数据,从受灾时间、范围、人口、粮食减产情况等等,应有尽有。另有一张纸上是户部推算出来的,要稳住并完全控制灾情,朝廷需要投入的物资的总规模。依照上面所说的:如今受灾人口九百多万,不考虑吃饱吃好的情况下,只提供基本口粮的话,每人每天也要一斤粮食的。当然这只是大致估算的平均值,每个人胃口不一样,大人、小孩、老人之间也有许多差异,而平均每人一斤口粮也只是满足了他们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已。如此的话,每一天就至少需要将近一千万斤的救济粮了。这个数字倒也不算小。

张恪再看向下一张纸,上面罗列了人朝这几年的粮食产量。而若是只看去年的话,一共产粮约八千万石。这一成绩比起三四年前,是有着极大的提升的,而其提升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玉米的广泛种植。比起水稻来,玉米对种植条件的要求要低得多,虽然农户种植玉米,在技术上还比较生疏,但产量上却已经不输于稻米了,加上此物保存方便,能当灾年的救命粮,因此种植它的人一直都在增加的。总之,得益于过去几年,粮食的丰收,朝廷是有足够的储备粮,来应对这次的灾情的。

然而,明明有粮,朝廷也一直在不停的支援灾区,但受灾地区的流民却越来越多,灾区甚至于出现了百姓“人相食”的惨况,这就很有问题了。诚然,旱情持续了两年,受灾地区也在持续的扩大,但并非所有的灾区都严重到“颗粒无收”的。人都是有求生欲望的,再怎么样,也会有人试着去自救的。而且,若非实在是不得已,谁愿意离开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园,选择成为流民呢?这显然不符合人性和常理的。

只看这些数据的话,显然并不能完全展现出灾区的状况的,终究还是要亲自去到那里,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具体情况的。受灾地区有近千万的人口需要救命粮,目前来看,朝廷的储备粮还是足够的,也拿得出来。如果再加上,当地也能努力开展一些自救行动的话,完全可以让这些人至少不饿死的。所以,最大的问题,其实还在于如何处理“流民”日益增多,四处乱窜的问题。

灾区一千万人口中,目前流民所占的比例究竟有多大呢?这个还真的是不太好估算的,假设这个占比是百分之一的话,那便是有十万之众了。十万流民分散开的话,或许不算什么大问题,但若是聚集起来,那无疑会是个极大的麻烦的。不过张恪觉得,百分之一这个估值应该是差不多的,毕竟当流民又不是什么很有前途的职业,应该不会有那么多人想要去当的吧?若只是迫于无奈,误入歧途了,那么只要朝廷救灾得力,让他们能有口吃的,相信许多人还是会回头的。当然,这中间可能是会有一些人图谋不轨,想要趁乱搞事情的,对于这些人自然是不能太客气的。那些流民盲目、无序、缺乏自主性,很容易被煽动、被裹挟,也极易失控,并发展成民变,那样子所造成的伤害将难以估量。因此必须对煽动者进行严厉的打击。

张恪思考完后,向升平公主道:“殿下,对受灾地区的百姓进行救济安抚,对流民重新进行妥善安置,对那些别有居心者进行坚决的打击。这些就是此次救灾的工作重点了。具体的措施还需微臣到了那里后,才能对症下药。待微臣稍作准备后,这两天就启程吧。殿下尚有其它吩咐吗?”

升平公主悠悠瞧了他一眼,去了这么久,这才刚回京,才说了这么两句话后,就又要走了,也不说多陪陪人家……再多说说话什么的。然而,灾情如火,西南地区的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早一日去开展有效的赈济,便能让灾民们少受一天罪,少死一些人,所以也实在是耽搁不得的。升平公主当然不是不知道分寸的人,只不过,心中的那份情愫,一直压抑着,除了皇帝外,无人知晓,也确实是不方便让别人知道。这其中的滋味,当真是难以言述。这两年,张恪一直在北方,皇帝本以为将他们隔得远远的,时间一长,女儿便会淡了这份心思。只不过,如今看来,却并没有什么用的。其实,朝廷里养着那么多官员了,难道非得要把张恪千里迢迢的召回来去灾区赈灾?这里面,多多少少还是有她的一点点私心的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