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汉军兵临河阳城(2/2)
南诏国因为有吐蕃为盟友,有能力组建一支具装骑兵,但吐蕃、南诏国相继衰败灭亡后,前宋虽然军事远不如唐朝,但吐蕃一盘散沙,大理国的疆域相比南诏国时代也被压缩,很难通过吐蕃地区获得足够的战马了。
再加上新汉取代前宋、李纲治理蜀地之后,大理国就彻底失去了与吐蕃和西夏的联系,再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西北羌马。
所以与南诏国相比,大理国的军队主要以步兵为主,遇到以骑兵、炮兵为主的汉军,实在是被克制得厉害。
大理国或有地形之便利,但此次朝廷出兵,汉军以广西兵、四川兵为主力,抽调南下的都督府兵并不算多,汉军土着兵就把大理国的这个优势也给抵消了。
五月初,鄯阐府的一场春雨停了三日后,服饰鲜红的汉军就整齐地出现在了河阳城下。
立在城头观望的高量成,手扶着女儿墙,还沉浸在巨大的视觉冲击带来的震撼之中。
汉军尚红,数万汉军列着整齐的队形肃穆而立,就仿佛一团从天上降下来凝滞的红云一般,林立的长枪反射着阳光,让高量成下意识地以手遮住了额头。
看到数十门火炮被汉军士兵推到阵前,高量成心中一片哇凉,他怎么也无法想象,聪明的汉人是如何将智慧用在战争,发明出了这种威力巨大的火器的。
汉军重点推广火炮的运用,实际上前宋就出现了多种火药火器,高量成派往中原的密探也曾收集到一些情报,所以高量成曾经试图命大理国的工匠们以铁铸炮,但从未成功。
汉军对外的宣传中,火炮皆为铁铸,但事实上火炮炮身都是铜铸,以铁箍加固,毕竟受限于技术水平,铁炮不是不可以,但炮身砂眼太多,炸膛风险极高。
大理国的军队也使用火药,但主要是火药箭矢以及前宋流传出来的震天雷,并没有完成对火药技术的改进,更多是作为辅助手段,仍旧以冷兵器为主流。
高量成很想知道,汉人工匠是如何保证火炮不炸膛的,但他根本没有任何途径获取相关的情报。
朝廷对于军器监的保密工作极其严苛,事实上汉军使用的火炮也会炸膛,一门火炮也是有使用寿命的,所以临战时每一门火炮的发射次数都会被记录,随军工匠每天都要对火炮进行全方位的详细检查,随时都能够撤回去回炉重铸。
这就保证了火炮发射的安全性,高量成或许一辈子都无法知晓,朝廷对工艺的重视程度、对工匠的激励制度、对火炮的保养制度是多么先进和严格。
南衙禁军右威卫都指挥使张维国神色从容,作为郝思文的老部下,他一直负责南衙火炮兵,这一次南下进攻大理国,他也被抽调跟随卢俊义而来。
“第二营第一都劈山炮,对准河阳城东门,试射!”
卢俊义懒得派骑兵邀战,反正前后邀战数次城内皆不应,那就正式攻城吧。
他的命令很快送到了阵前张维国这里,张维国签收了命令,随即下达了进攻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