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世俗帝国的建91(1/2)
经过数日的苦战,赵军终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没有攻破银城的内城城门,攻击纵深太小,一排排的士兵好像是在送死一般,百人一列,后面的还要举盾抵御弓箭攻击。
赵军如潮水般涌到内城墙下,新军开始了一场残酷的屠杀,赵军远程攻击武器全部开火,也顾忌不了内城中也是赵国的百姓,城中被砸坏的房屋中逃出的百姓、中了流矢哭喊的百姓,其他人四处逃窜,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整个银城内城陷入了一片混乱。
然而,赵军攻打内城后,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胜利喜悦,而是陷入了一场持久战,新军明显是以杀伤赵军为目的,没有多余的反击,弓箭手近距离也是有意射偏,让你重伤但是不致命,后期赵军还要花费大量药材和人力来救治,除非狠心不治,又会寒了军心。
除了这,一场半公开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也上演了,仿佛再不跳出来,就来不及了。
在赵国的军队中,隐藏着一股神秘势力。这股势力目前效忠于赵国的三皇子,也就是赵皇最得宠的妃子的儿子,他们的目的是在这场战争中为三皇子谋取最大的利益,从而顶替掉赵皇和大皇子,这两位是坚定的赵国至上守护者。
这股神秘势力在前线大营中的首领是一个名叫李谋的谋士。他心机深沉,诡计多端。在赵军入外城后,他便开始暗中策划一系列阴谋,试图挑起事端,为大皇子添堵。
他先是散布谣言,说新军匆忙撤离,留下了一批财宝,这些都是之前赵国附近州府进贡的前线物资,没来得及撤离,银城外大军溃败,内外城都失守了。
赵御将这一批财宝私吞了,说是新国的财宝,想要据为己有。这个谣言很快就在赵军士兵中传开,引起了士兵们的不满和猜疑,之前赵军在银城集中了大批军资,这大军都知道。
士兵们开始对赵御产生了不信任感,宝的去向。赵御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他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故意陷害他。他下令严查此事,一定要找出幕后黑手。
夜幕如墨,厚重的云层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冷风裹着沙砾在街巷间呼啸穿梭,将外城官衙门前残破的旌旗撕扯得猎猎作响。
赵军士兵举着火把,橘红色的火光在潮湿的青砖上投下摇晃的影子,宛如无数只扭曲的手在地上爬行。百名从底层临时抽调的士兵挤在官衙门口,他们的铠甲沾满尘土,手中的兵器也大多锈迹斑斑,脸上带着对未知的忐忑与不安。
\"给我搜!仔仔细细地搜!\"带队的校尉一脚踹开腐朽的木门,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屋内弥漫着刺鼻的霉味,几盏歪斜的烛台早已熄灭,积灰的案几上只留下几道被拖拽过的痕迹。
士兵们举着火把四散开来,脚步声在空荡荡的大堂回响,惊起梁间几只蛰伏的蝙蝠,扑棱棱的振翅声让气氛愈发阴森。
\"大人!库房里什么都没有!\"一名士兵的喊声从后院传来。校尉皱着眉头赶过去,只见空荡荡的库房里,蛛网垂落如帘,墙角的米缸倒扣在地,连一粒米都没留下。
地面上几道深深的车辙印记清晰可见,直通后墙的侧门——新国人显然早有准备,将能带走的物资全部装车运走,连一片文书都没留下。
\"把附近的百姓都给我抓来!\"校尉恼羞成怒地踹翻一个木箱,木屑纷飞。不一会儿,十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被推搡着带到官衙前。
为首的老汉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恐惧:\"军爷饶命啊!那些新国人确实几天前就开始装车了,说是...说是不搬走,还留着给赵军过年啊!\"
寒风卷起老汉稀疏的白发,他的声音在夜空中显得格外凄凉。校尉听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消息很快传到李谋耳中,这位谋士坐在营帐里,望着摇曳的烛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案几上摊开的地图上,红黑两色的标记犬牙交错,而他的手指正停留在赵御亲信的名字上,指尖轻轻摩挲,仿佛在抚摸猎物的脖颈。
三天后的深夜,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军营的寂静。赵军一名掌管粮草调度的重要将领被发现死在营帐中,咽喉处一道致命的刀伤,鲜血浸透了昂贵的锦缎被褥,不过被上有血迹写下一个“张”字。
粮草官和张校尉发生过言语冲突,一方急着粮草供应给前线士兵,另一方优先给了伤兵,过后粮草就补充过来。张校尉认为上不了战场的就应该延后供应,先顾需要上战场的活人。
一个活字激怒了粮草官,双方都是新败后急着收复银城,话赶话冲突在一起,随后两人就散了,都有一大堆事要办。现在一个血字“张”和之前的冲突联系上了,十张嘴也说不清了。
李谋安排的暗桩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出,谣言如瘟疫般迅速蔓延,最后变成了:\"听说了吗?赵御大人要找这次攻城不力的替罪羊,他的亲信贪污了大量财物……为了……,就被张……\"
消息传到赵御耳中时,他正在指挥士兵加固防线。手中的令旗\"啪\"地掉在地上,年轻的皇子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这条毒计太下作了,他手下的粮草官没了,亲信张校尉也搭了进去,这是在挑起他的亲信和边关将领的矛盾和对立,一招不慎军心就彻底散了,而且会造成内部的哗变。
\"不可能!张校尉跟随我多年,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他攥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但周围将领们投来的目光已经充满怀疑,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摇头叹息,仿佛这桩血案已经板上钉钉。
血案现场有死者留下的字迹,好几位证人证实了两人之间的争吵,这些成了铁证,也让大皇子赵御无法拒绝对其的抓捕和审问。
被抓的亲信张校尉被关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刑具碰撞的声响不时传来。他的铠甲早已被剥夺,内里衬衣破碎,身上布满鞭痕和烙铁的烫伤,但眼神依然坚定:\"我没有杀人!这是有人栽赃陷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