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有这种好事你不早说?(1/2)
惠斯通还没说话,亚瑟便抢先一步,把面包掰开后摆在他面前:“要不要加点果酱?我记得你以前在‘安全室’里与路易当邻居的时候,一天要吃上好几瓶覆盆子酱。”
“我现在不爱吃那玩意儿。”惠斯通将果酱瓶子推到一边:“太甜,容易上火。”
“上火?”亚瑟睁大眼睛装出一副震惊模样:“你什么时候迷上巫医了?下次我是不是该请个草药铺的伙计陪你喝茶?”
“别和我来这套!”
惠斯通嘴上不饶人,手却还是不自觉地拿起了那块刚刚抹好黄油的面包,一口咬下,咀嚼得缓慢而谨慎。
亚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你在金融城附近租的那间实验室住的还算满意吗?美轮美奂的环境,安静舒适的氛围,这种地方最适合搞科学研究了。”
惠斯通一听到亚瑟提起他租的那间实验室,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快别提了!那简直是我这辈子做过第二蠢的事情,仅次于认识你。”
亚瑟揣着明白装糊涂,他早知道惠斯通肯定对那地方不会满意,但却依然明知故问道:“怎么了?金融城的黄金地段难道还满足不了你?那可是整个伦敦的中心。”
“是啊!中心!整个伦敦,乃至于英格兰的屠宰中心!该死的史密斯菲尔德露天市场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能听到动物的哀嚎呻吟!”
所有老伦敦人都知道,伦敦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市场,比如咖啡摊所在的考文特花园市场就以奢侈的进口食物和各类二手商品而闻名,而泰晤士河边的比林斯盖特市场则是世界上最大的鱼市,每天早上都可以在那里买到新鲜的泰晤士鲤鱼、欧鲽、胡瓜鱼、比目鱼、三文鱼、鳗鱼和鲦鱼等伦敦当地品种。
至于惠斯通口中的史密斯菲尔德则是一所比考文特花园市场和比林斯盖特市场更为古老的地方,大约五六个世纪前,这里就已经是伦敦最主要的马匹和牲口交易市场了。
史密斯菲尔德每周五交易马匹,周一到周三主要进行干草交易,而周四和周六则会举行大型集市。
每逢集市日到来,这里便会有大约2500头牛和将近15000只羊被带到此处进行交易,这样庞大的交易量必然导致拥挤,但不幸的是,在伦敦,通向所有市中心市场的道路都是既狭窄又难找,因此每逢交易日,史密斯菲尔德附近的街道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老伦敦狄更斯一直以来都对史密斯菲尔德市场深恶痛绝,并且经常在他的和新闻报道中对这座市场大加批判。
正如狄更斯所言:
每逢市集日,史密斯菲尔德的地上都会布满几乎有脚踝那么高的污物和泥泞。车夫的口哨声、狗的狂吠声、牛群的‘哞哞’和蹿动声、羊的‘咩咩’声、猪的咕哝和‘吱吱’声、小贩的吆喝声、道路两边的叫喊咒骂和争吵声、钟鸣声和人群的呼啸声……
大量动物被积压在这么小的空间里,使得各种极端的残暴行为成了家常便饭。为了让小公牛进入分配好的栅栏里,人们会不断地惩罚和折磨这些可怜的动物——用尖叉戳进牛蹄上脆弱的地方,扭转它们的尾巴,让它们整条脊椎都感到痛苦。车夫像野人一样吼叫、咆哮、尖叫、咒骂、叫喊、吹口哨,挥舞着短棍,冷酷无情地击打着动物。牛群被绑在栏杆上,绳子紧到吐出发肿的舌头,然后被割断腿腱,它们的后腿被使劲击打,直到被打得一瘸一拐。
这座市场的名声如此糟糕,以致于许多制革工人拒绝使用来自史密斯菲尔德的牛皮。动物保护协会对于这里每天都在发生的恶行更是震怒不已,为了取缔这座市场,他们甚至不惜在1828年向议会提交了调查申请。
但遗憾的是,虽然议会对史密斯菲尔德市场的恶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召开了听证会,但是没有什么能够打动冷酷的伦敦金融城政府。
即便议会一再要求将市场搬迁到更为宽敞安静的地段,但是金融城发团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了市场带来的每年1万镑的租金,并想方设法的尽可能推迟搬迁计划。
而且就现状来看,他们的拖延战术非常成功,距离议会要求市场搬迁已经过去了3年时间,然而史密斯菲尔德依然还是在那儿。
“你知道我做实验的时候最常看到的是什么吗?一整车的牛!连牛带马外加赶车人的咆哮,听起来就像是维京人在我窗前打仗。每次中午出门吃午饭的时候,地上全是血水和内脏碎块,你不信可以去看看我实验室门口的石板缝,全都被动物粪便糊住了。还有前天下午,我的实验做到一半,就听到外面有人敲门。我刚刚推开门,一只被打疯的牛直接从街道上冲了进来,仅仅用了一脚,就把我的留声机和电报连支架带导线全都踢翻了。你能想象一台价值几十镑的仪器在牛角和马蹄之间挣扎的场景吗?我能忍受设备老旧,我能忍受经费不足,但我不能忍受我的实验室外面就是屠宰场!”
亚瑟一边用手指轻敲着杯沿,一边好整以暇地听完了这番咆哮。
“所以……”他故意将尾音拉长,像是随口一问:“你是打算换实验室了?”
“当然!”惠斯通立刻答道,声音中夹杂着一种近乎羞耻的怒意:“我早就该换了!那地方简直不是给人待的,更别说做实验了!”
“所以你打算搬去哪儿?”
“我哪知道!”惠斯通恼火地抓了抓头发:“我现在就想找一个不在屠宰场隔壁、不用踩过羊粪才能进门的实验室。哪怕小一点、破一点也无所谓,只要安静就好。对了,你不是要我原谅你吗?你要是能给我寻个好去处,那你绑架我去哥廷根的事情,我就既往不咎了。”
亚瑟听到这话,假模假样的犯难道:“不是我说,查尔斯,这样的地方,在伦敦可真不好找。牛津街的东西两头是卖粮食的卡纳比市场和卖肉的圣乔治市场。波特兰街附近有牛津菜市,柯曾街西边是牧羊人市场,河岸街不远处就是亨格福德市场……不瞒你说,从前我在街头巡逻的时候曾经数过,在伦敦每一英里平均会有14家摊子卖鱼或者卖水果,你如果真的想要图安静,估计只能搬到乡下去。”
惠斯通一听到这话,只觉得耳朵里都塞满了各种小贩的叫卖声。
就连眼前都堆满了1便士一份的栗子、1便士16个的核桃、2便士1磅的葡萄、1便士3条的雅茅斯腌熏鲱鱼,抑或是4便士一顶的帽子和半便士3对的鞋带儿。
当然,比起小贩的叫卖声还要难以忍受的,则是主妇们讨价还价的声音。
这些女士们要远比她们的丈夫更难对付,去肉铺买个肉都能摆出女王视察的气势,而店主看见这些女士们驾到,本就闲不着的嘴就变得更恼人了。
“您瞧这块肉,肉质好得不得了,我保证……原本是9个半便士1磅的,但是我想让你成为老主顾,所以我只要9便士。”
主妇与屠夫争辩几句便会假装离开。
然后便能看见那屠夫冲出店门挽留她:“好好,那你愿意给多少钱?”
主妇提出的8便士1磅被回绝了,二人一番拉扯后,最终商定为8个半便士。
可是,即便精打细算的主妇获得了胜利,但她还是会坚持要求屠夫再多加上些羊脂,屠夫在嘟囔了几句后,便“不情愿”地接受了。
虽然这群来购物的主妇们大多贫穷,甚至买不起袋子,因而只得提起围裙的四角,裹着买来的东西。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女士们身姿矫健的穿梭于各种卖核桃、黑鞋油、蔬菜、背带、梳子、纸笔甚至是卖鸡眼药的铺子当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