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白狼行 > 第十六章 兄妹

第十六章 兄妹(1/1)

目录

百里令月去御医房里抓了些消炎止疼的草药,又取了几张干净的纱布,还有一瓶清洗伤口的碘酒。她“略懂”一些病理方面的知识,原本淑云宫后面便是百草园,里面种植着许多珍贵的药草灵果,那时候负责看管这片百草园的是一位性情十分古怪的老头子,外号叫做“王麻子”。尽管王麻子其貌不扬又为老不尊,跟每个路过百草园的太监侍卫们都能吵上几句、斗上一整天的嘴,也会趁丫环侍女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拍捏她们的屁股,甚至还会一有机会就占来此地寻药的娘娘贵人们的便宜。但那些身份高贵的御医们往往来到百草园向他讨要药草之时,却总是会摆出一副十分谦卑的样子,仿佛十分尊敬甚至害怕这位“王麻子”老头。

既然百草园里种植的都是些罕见的仙草灵果,那开花结果之时就往往会伴随着奇色异香。小时候百里令月十分馋嘴,有一次夜里就循着灵果的香味,从淑云宫与百草园之间围墙的缝隙里钻了过去,见到满园红彤彤的果子,只当成是普通的桃子,便爬上树去吃了个饱。结果大事不妙,生长在皇宫百草园内的果子又怎可能是普通的桃子呢?那可是补气生精的鹿蹄果,少食是补品,多食便是毒品,更何况是这么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娃娃呢?于是吃多了鹿蹄果的百里令月还没爬出百果园,便觉得腹痛难耐全身发热,若不是半夜起床撒尿的王麻子在围墙根上捡到了口吐白沫的她,可能当时她就一命呜呼出发去见百里皇室的列祖列宗了。

王麻子救了百里令月一命,那便是她的恩人了。于是自那以后,百里令月就经常带着自己的玩具、端着自己的小板凳,去到百草园里找老人玩耍。这王麻子脾气也怪,不仅不给堂堂奈安公主面子,还经常讲些尖酸刻薄的话来专门气她。幸好百里令月从小就脾性极好,吃了无数次的闭门羹后,依然三天两头没事儿就往百草园跑。一来二去的,再怎样铁石心肠性情古怪的人也会被她身上那股可爱憨实的气质给软化了,于是王麻子就成为了百里令月小时候最好的朋友,或者说——老师。

他教她认识那些生长在百草园里的仙草灵果,他教她其中哪些果子不能生吃、哪些又只能生吃,哪些药草熬汤喝了以后会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哪些入药不仅没有功效还会折寿……他教她读写那些他自己亲手编纂的医书,他还说当今世上的那些所谓医仙、医圣、医鬼都是欺世盗名的废物,根本不值一提。而当百里令月翻着白眼问他“那师父你是不是比他们都厉害啊”之时,王麻子就摇头叹气,说他自己也是个废物,但在这世上,从古至今在医道一途上能令他王麻子竖大拇指的,五根指头也就能数得过来了。

至于为什么这位将天下名医都贬低了个遍的百岁老头会沦落到看守百草园,王麻子却并没有告诉百里令月个中缘由。只是有一次,当吃饱了醉仙果的老头子仰躺在藤椅上、仰望满天的星辰时,曾经念出过这样一段诗词——“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寘予于怀。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习习谷风,维江渡水。无病不治,无人不逝。”

百里令月至今仍然还清晰地记得当老头子念起那几句诗词时,脸上所展现出来的那种与平日里吊儿郎当截然不同的认真表情。那是一种跨越时间的无奈和缅怀,如同老人在回忆着自己的一生,然而那一字一句之中却全无喜悦,如同爬满青苔的荒原,落寞而寂寥。

最后,在百里令月九岁那年,百草园生了一场大火,将无数珍贵的仙草灵果连同王麻子在内全部烧得一干二净。后来根据刑部调查后得出结论,大火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有人提前在百草园的地下都埋下了极其易燃的鬼火,所以那火焰才会烧得如此剧烈、才会将一切都吞噬殆尽,因此到最后,王麻子这个人连自己的骨灰都没有留下一撮,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典范。

百里令月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王麻子自己点燃的那场大火,她只是抱着王麻子留给自己的那些医书,跪在废墟上哭了很久很久,哭得十分伤心。然后她在百草园王麻子最喜欢看星星的那座矮山坡上立起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的是“莫玄谷百草药圣王陆英之墓”。

王麻子跟她讲过,他来自青州莫玄谷,他的真名,叫做王陆英。后来百里令月翻阅典籍才知道,当今医道之中最为通用且最为珍贵的十本医书里,有三本都是出于他手,分别为《医心通册》,《异方本草目》,以及《青囊经》……

这么多年过去,宫中很少有人还记得百草园、还记得那个名叫王麻子的老头子,也极少有人知道他生前曾经收了个徒弟,更不会有人知道王麻子一生只收了这唯一一位徒弟,而这位徒弟的手中还保有着百草药圣王陆英晚年所撰写而出的《百草集》一书。这本书中所包含的医学药理之深之广,可能就连世人公认的“医仙”黄桃之看了都会称赞不已吧……

百里令月也将自己是“百草药圣王陆英”徒弟的身份、以及自己懂得医术的事情全部瞒了过去,没有告诉除了母妃和皇兄之外的任何一人。这宫中龙蛇混杂,“藏拙”便是最好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身边之人的一一消逝,她也便更加能领会到自己师父曾经所念诗词中的那份沉重和无可奈何了。“无病不治,无人不逝”——没有任何疾病是完全无法治愈的,但也没有任何人可以逃过消逝的命运。医者,悬壶济世也。但医者往往很多时候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命在自己眼前消散,特别是那逝去之人恰为自己所珍爱之人时,医者心中的那份无可奈何之感,便变得尤为沉重了起来。

百草药圣王陆英,大概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吧。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