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 第1573章 赵军的婚宴筹划

第1573章 赵军的婚宴筹划(1/2)

目录

第1573章赵军的婚宴筹划

今天是1988年的3月7号,距离赵军结婚的日子就只剩十三天了。

所以今天一早,胡三妹让赵春、周建军两口子过来看看,问问家里还缺啥、少啥。

新房那边,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新的被褥、枕头、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就等着小两口入洞房了。

而新房外面差的,就是赵军结婚当天的酒席了。

红白喜事的席,跟家里聚会吃喝不一样啊。办席办多少桌、来多少人、上什么菜、准备什么菜,都得是有计划、有准备的。

赵家有赵有财坐镇,这些他都懂。但赵军婚礼当天,赵有财肯定不能掌勺。

而自从赵军跟马玲订下婚事,韩大春、韩大名两兄弟就说了,赵军的喜酒将由他们带着一食堂的所有后厨人员来操办。

对于韩家兄弟掌勺,一食堂后厨那些人来帮厨的事,王美兰是绝对放心的。

至于酒席用到的桌椅板凳、碗筷盘杯,这又怎能难住在林场食堂经营了二十年的赵有财

所以现在差的,就是酒席的食材了。

以前王美兰打算来个全肉宴,但随着进了两趟城,王美兰又相中城里的大棚青菜。

再加上婚礼当天需要喜烟、喜酒、生、瓜子,所以王美兰决定在赵军结婚前,她将亲自带队,再去城里大肆采购一番。

食材还没买回来呢,厨子明天却要来。

但王美兰把手一挥,道:“让他来吧,来了我们先给荤菜都定下来。”

“妈。”这时,周春明问王美兰说:“咱家那天,一桌几个菜呀”

“十二个呗。”王美兰道:“八个荤的,四个素的。”

听王美兰这话,赵春、周建军两口子不由得对视一眼。

白事席面是单,而红事是双,寓意:成双成对、好事成双。

这年头,林区都是工人家庭,条件相对好一些,但物资匮乏是没办法的事。

所以,这边红事的席面一般都是六个菜。能上八个菜的,那就是顶天了。

这些年永安林区办喜酒的,只有大前年周家娶赵春的时候,每张桌给上了八个菜。

但那时候是夏天呐,自己小园里的豆角、茄子、柿子、辣椒、土豆,凑四个菜毫无问题。再配上四道荤菜,这样才上了八道菜。

可赵军办喜事的时候是三月份,哪有那些青菜呀

而就在这时,赵春一巴掌拍在周建军胳膊上,道:“咋样儿我就说妈最少得整十个菜吧”

说完这话,赵春转过身,惊喜拉着王美兰的手,笑道:“妈,那咱家可太有面儿了!”

婚礼办席,主家图的无非是两件事。一是收礼,二是热闹。

对吃席的人而言,他们在乎的就是酒席几道菜,还有菜硬不硬。

尤其是这年头,要到谁家坐席吃美了,过后能念叨好几年。

赵家条件在这摆着呢,王美兰也不图那几个礼钱,她想要的就是风风光光把儿媳妇娶回来。

摆场越大越好,面子挣得越足越好。

王美兰是虚荣,她自己也承认。但王美兰始终认为,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家里又不是没有这条件,所以必须得大操大办。

“十二个菜……那得咋做呀”与赵春的激动不同,周建军略带担忧地对王美兰道:“那能供上悠儿吗”

不知道城里啥样,在农村、林区办酒席,一般都是本屯子的男女老少全来。

二月初三那天,是林场年后第一天开工,工人们直接从林场坐通勤车过来。永胜、永福、永利的职工家属,除非是跟赵家有特殊关系,否则一般都不会来。

而永安屯这边,肯定是所有人都得来吃一遍。

光永安屯的职工家属就三四百口人,再加上林场将近二百名的职工,谁也没办法一次招待这么多人。

所以,就得分批吃。

分几批在东北农村,叫做分几悠。

“屯子人就先吃呗。”王美兰道:“我看看后天、大后天没啥事儿的,完了我找几个人,搁咱家新房那后头起一溜棚子。一悠能摆二十来张桌,屯子人先吃第两悠,等你们下班,再吃一悠就行了呗。”

“啊”周建军闻言,眉头一皱,道:“妈,那得盖多大棚子啊”

摆二十桌都赶上大饭店接包席了。

“我不说盖一溜嘛。”王美兰笑道:“从东头盖到西头。”

王美兰话音刚落,就听外屋地传来金小梅的声音:“嫂子,我们家也盖。”

“嗯”王美兰望向门口,只见金小梅提着菜刀过来,那菜刀上还粘着葱呢。

“我意思是宝玉那院儿。”金小梅补充说:“也起一溜棚子,宝玉结婚也在那棚子里招待。完了过后,咱就拿那棚子当仓房呗。”

之前王美兰就说,盖一溜棚子先给她儿子办酒席,办完酒席的棚子就当仓房屯狐狸皮。

此时听金小梅也要盖棚子,王美兰笑道:“行啊,小梅,那我明天就开始张罗……”

“妈,你先等会儿的。”听王美兰这么说,周建军紧忙拦着她,道:“你起那么大棚子,是能摆下了。但那晚上……你得接炉筒子吧你还得扯线接灯泡吧”

正常来说,办喜事的话,头婚没有搁晚上办的。搁晚上办的,那都是二婚。

但林区大多都是工人家庭,不可能白天都不上班,过来吃喜酒啊。

所以在林区这边,除非是休息、放假,否则只要办席,一般都在晚上办。

这样的话,要是摆两悠,就四点钟招待屯里屯亲。等到五点半以后,第二悠招待林场职工。

虽然赵军结婚那天,已经临近三月末了,但晚上气温低,在棚子里吃饭就得取暖。

整个炉子,接炉筒子充当暖气的话,那么大棚子整不好都得接二三十米的炉筒子!

除了取暖,再就是得有亮,毕竟不能让客人摸黑吃啊。这时候虽说天长了一些,但五点以后屋里也黑了。

那时候要想在棚子里吃饭,就得扯电线接灯泡。那么大棚子,电线也得二三十米长,还得分出来接一个个灯泡。

这都是问题!

可王美兰听了,却是满不在乎地笑道:“我不会不晚上吃吗”

“嗯”周建军一怔,就听王美兰继续说道:“咱搁中午办,不就得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